知点景设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 择校

1、 择校择专业的原因

(1)个人家庭及大学都在包邮区,伴侣也在上海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择校方面首先看的是地理位置和发展前景,上海社科院总部和教学点的位置都很优秀,宿舍条件也是数一数二的。我本科同学有一个在中科院,一个在上海社科院,反馈都不错。

(2)我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但是是非应届生,所以我对目标院校的要求就是性价比高(时间上争取一次就上岸+教学质量有保障),而作为全国社科院第二,在这一点上海社科院可以说是完美契合的。这一点非应届又很想上岸的学弟学妹可以参考。

(3)第三是比较特殊的,也是我下定决心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家在择校时普遍会首先考虑大学,而国内社科院由于不设置本科、招收人数极少、上岸分享更少、真题极难收集的特点,向来处于非主流地位。然而这种情况势必造成信息差和优势差,即只要有办法做好准备,上岸机率就比热门院校大。

2、 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的录取情况及难度分析

(1)就录取情况来看,难度较大,整个所常年录取人数只有10人左右,而中国古代文学只招收1人,所幸在去年,古代文学等专业扩招至2人。就学校公布的报录比来看,古代文学大概是在5:1至10:1之间,其中有多个年份出现一志愿0人上线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能招收调剂)。

(2)就真题难度来看,个人觉得比较适中。简单的部分在于两门专业课的题型和考点都比较基础(后面会展开说),而且考的是小综合,但难的点在于一方面,上海社科院文学基础科目需要考两门其他学校不常考的课程,即文化产业(文化研究)、网络文学、比较文学,尤其是前者,国内本科开设此课的学校寥寥无几,备考可以说相当于纯自学,而另一方面,真题非常难收集,本人蹲了半年才收集到文学研究所真题,其中古代文学只有两年半的,这给备考带来了很大挑战。

二、 初试经验

1、 关于各科详细备考

(1) 文学基础

参考书目(除了考纲给出的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敏儒/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敏儒/2013/北京大学出版社(这两本专门搭配《三十年》的,超好用)

《现当代名篇十五讲》陈思和/2013/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补充和思维拓展)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伊格尔顿/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有能力的去读原典)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经典教材)

《比较文学》陈忳、孙景尧、谢天振/2014/高等教育出版社(很适合应试)

《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陆扬、王毅/2015/复旦大学出版社

B站劳动关系学院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系列讲座(强推)

我当时开始复习专业课已经六七月份了时间很紧,整体内容一共只过了3轮,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第一轮七月中旬至九月中旬,首先是学习了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的西方文论和内容较多的中国文学史这两门网课(倍速),接着结合自己总结的真题重点与难点对主要教材内容进行钩画与梳理,配合思维导图形成主体轮廓,同时补充其他权威教材及重点专注对笔记进行丰富;第二轮是九月半至十一月上旬,主要是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对第一轮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开始背书(我在这个阶段背了两轮),同时结合报考专业的老师的论文对思维进行开拓、了解研究热点;第三轮是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下旬,巩固背书(我背了一轮,但是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多背两轮),同时做一些模拟题找手感并且查缺补漏。

这里有个关于大题的小窍门分享:无论是现当代还是古代文学,在写大题的时候可以援引古代文论或西方文论来支持作品,写得好完全可以高分的。举个例子,2022年文学理论的最后一题是开放题型(这里不透漏具体内容),而我只剩下25分钟左右,我就根据脑中自己平时的文论,现场组织答案,选取了包括亚里士多德、鲁论、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等支撑了论点,最终这一题的得分很好。

(2) 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书目(除了考纲给出的参考):

叶嘉莹老师唐诗宋词的系列作品(选喜欢的读,我个人喜欢李商隐部分、北宋词部分)

《中国文学史》张培恒、骆玉明/1997/复旦大学出版社(可以搭配系列网课,效果翻倍)

《史记》司马迁/2011/中华书局(个人喜欢,学累了就看这个放松,学校不考的话可以不看)

此外,学校给出的是基本参考书目建议备考时间够的话全部看掉并做笔记,去年出过真题,和我一样时间不够的选重要的、篇幅较少的看。

中国古代文学真题去年有两个变数,一是出现了一个以前没有出过(至少是我手里的资料里没有)的题型:句读并翻译成简体字。这里也可以看到出题老师的意图:更加倾向于对考生基础能力及原典掌握的考察,同时这个题型对于跨专业来说不那么友好。二是题目相对于前几年难度有些许增大,答案不再是教材上可以直接找到的,而是要考生去调动自己的所有积累总结出答案。

有很多同学很讨厌背书,反馈背书背不下来,这里也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比较简洁有效的方法:准备一个厚的B5或A4笔记本,在网上搜索“自动生成背书计划”,它可以根据你的背书需求生成背书及复习表格,我们只需要对照着它就很方便了!我在第一轮背书时采用默写法,比较完整的默写得分点及例子,第二轮背书只写得分点缩写(如“双声叠韵及叠词的运用”)和例子缩写(如“参差”“关关雎鸠”),第三轮对于熟悉的知识点只口头背诵,对于不太熟的地方再默写加深印象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作品重要程度大于教材。几家社科院的文学题目都不算很难,大家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是看谁学的深或者广。根据观察,很多考生的问题都在于对背书很热衷,甚至没读过原典就开始背一二三四,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教材上总结出的要点不正是从原典中总结出来的吗?直接背诵不正是本末倒置吗?如果能潜下心来将重要作家的作品加以品读分析,做到逻辑自洽,必定比直接背书效果强上百倍。相比于自己一个人盲目地学习,新祥旭一对一课程绝对是更好的选择。目标院校专业的高分学长学姐来授课,专业度高。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极具针对性,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提升。考研文库有很多考研的干货,无论是学习视频、资料还是学习经验。《新祥旭辅导班专业课讲义》也是非常好用的一份资料,希望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在古代文学科目中,视野与意识也很重要。文学史说白了首先是“史”,要把作家作品放到一整条纵向线索上去考虑,而不是孤立的点,举一个古代文学的例子,捋明白曹植鲍照李白李贺是一条线,基本上不用刻意背诵就能掌握要点、举一反三。

(3) 英语

英语方面各模块备考如下:

总体全程:报了一个某机构线下班,觉得效果还不错,主要是能给自己带来学习氛围以及把握节奏。

单词:扇贝单词,每天都背,前期每天背100复习300个,后期每天复习200个。

阅读:跟着线下机构学习,主要用张剑小黄书真题,此外自己做了英二近十年的阅读练手,保持手感。

完形:自己做,再总结原因,每次都能有7分。

作文:小作文用《2022启航英语高分作文-作文之间》总结6个左右模版,大作文用机构给的模板。

(4) 政治

网课及参考书:

腿姐全程班+提高班+考前突破(可以听听其他老师的,再决定跟谁)

肖4肖8(yyds)

红果研政治思维导图(节省时间)

《政治选择题一本通》(基础还可以的可以选这本做基础教材,比其他参考书薄很多)

三、 复试经验

上社的文学研究所复试取消了自我介绍,不抽题,是否真正涉及确切的专业知识也不是确定的,随机性很强,所以在准备时难度还是偏大的。这里建议:

1、 保持心态平和,一定不能紧张。老师们不会故意刁难学生,不会的题目会适度给提示的,最重要的是要展现自己落落大方(社牛)的那一面。

2、 多注意毕业论文以及学科前沿,很多学校都会问到相关问题。

3、 可以在复试前找人进行模拟复试,可以提早暴露出自己的学科短板和临场问题,预留出时间改正。

4、 熟读导师的论文,其中一些精彩的句子可以学习后巧妙运用到自己的复试中,增加映像分。

最后,送给所有学弟学妹一句话:道阻且长,心之至也,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贵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为什么选择贵州大学古代文学方向

考研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当我站在大四毕业的当口,我跟无数同学们一样面临灵魂拷问:工作还是考研?或许因为读书环境的单纯,或许因为我还没有准备好参加工作,或许因为我想要回到西南家乡,或许因为想要得进入工作的更加优质的入场券,权衡之下,我选择了考研。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院校,没有985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这么难考,也没有西南大学这么热门。在19年以前,文学和新传方向每年招收很多调剂生,然而19年之后,文学方向几乎是一志愿上岸,没有调剂名额。还有一个原因是,贵州大学笔试是考小综合,中国文学+语言综合,因此复习准备较为轻松,不用单独准备外国文学和文学评论这两块大头。

而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热门中的热门,报考人数最多,当人录取的人数也最多,也是最容易出现高分选手的方向。为什么我还要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呢?原因有三:

其一,古代文学是我最喜欢的方向

其二,我的古代汉语水平尚可,以后研究中语言问题不会很难解决

其三,古代文学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也多

总结下来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素养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就我们20级来讲,文艺学和文献学是报考人数最少的专业,如果对自己水平没有把握,又想要上岸的话,可以考虑这两个方向。但是选择这两个方向,同样要考虑清楚自己上岸之后能不能读下来。

二、笔试的准备

Part1 专业课部分:

贵州大学文学考研笔试所有小方向专业课都一样分为612中国文学和803语言综合两个大板块

612中国文学

这个部分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贵州大学官网给出的参考书目如上图,包括袁行霈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是在此基础上,建议大家在古代文学史部分,搭配搭配齐鲁书社《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复习题。

现当代文学史部分搭配,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并结合胡璟主编;周诗婕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同步辅导》,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起阅读和做题,巩固加深印象。

以上都需要在第一轮看书和做题的过程中,整理出你自己专有的笔记,方便后期直接背诵笔记。节省时间。

建议笔记框架:题目+答案+加案例。例如遇到问《诗经》内容的题目,就可以在回答婚姻爱情、战争徭役等诗歌类型的时候加上自己背诵的作品内容。

第二:803语言综合

这个部分主要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为主,19年贵大真题中有出现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中的内容,且是一道30分的答题,因此,虽然贵大官方给出的参考书中没有这本书,还是建议大家阅读和做好笔记。语言综合部分的复习比较机械化,以书和题目为主,我的复习流程如下:

现代汉语部分:

第一阶段,现代汉语看书做笔记,并做书后练习题,第二阶段,把笔记和课后练习题结合起来,复习一章笔记,做一章题目,巩固知识,主要是看有没有对笔记理解透彻。第三阶段结合真题,看现代汉语的出题规律。比如贵大19年之前会考小题:写出某词汇的国际音标,或者判断某词汇的类型,20开始现代汉语是问答题形式,需要对笔记进行系统梳理,掌握每一章节笔记的逻辑。最后结合真题背诵相关内容。(平时:如果觉得后期题目不够做了,可以使用其他学校的小题目,加深自己的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部分:

古代汉语是非常考验平时阅读积累量的科目,所以建议从一开始就《古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辅导手册》结合起来踏踏实实过两遍。古代汉语基础不好的,最好结合老师的课程做好系统笔记。和前面现代汉语提到的一样,贵大语言综合专题在从20年开始,全都是大题,除了基础知识部分要扎实,还需要对笔记有系统的整理,有老师带着梳理古代汉语中的语言特征会比较省时间。

Part2公共课部分

这块就比较单纯了,英语:阅读+单词,有能力报班最好,没能力就唐迟阅读+单词的秘密;政治徐涛强化阶段视频+肖秀荣的书,肖八肖四考研人的标配!

真题很重要!!

三、复试

贵大进面并不难,踏实完成笔试内容都没什么大问题,因为疫情影响,所以我们复试流程如下:抽序号-按顺序进入考场,中英文自我介绍-抽题-回答题目-结束。

古代文学和文献学同学是一起复试的,因此大家在准备复试时,除了中国文学史熟悉之外,还应该了解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基本上复试也不难,抽题目之后三选二,回答两道你比较有把握的题目就好。

四、心态问题

考研的同学都是抱着上岸的心态冲刺的,难免会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但我的建议是坦然接受,无论是紧张还是焦虑那都是正常现象,该放松的时候放松,整体上把握自己的进度,偶有一天放松也不错。我就是一边复习考研一边练琴。然后记住:每年弃考的很多,不认真准备的很多,忘记证件的很多,你就是幸运的那一个!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新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上岸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首先,考研目的要清晰。我们考研一般是为了读博和工作,为了考上研之后的两条路更好走,考研最好选择一所211或者985院校。新疆大学是一所双一流211综合性院校,这既满足了很多岗位的招聘要求,又为日后读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是武汉大学对口援建学院之一,新疆大学与武汉大学在师资、科研、学科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全面交流和合作,两校会合作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新疆大学每年都有很多到武汉大学学习交流的名额)。

其次,院校及专业难度要适度。新疆大学是B类双一流,学校知名度没有A类双一流高,因而难度相对较低,且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考文学小综合,只用备考现代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恰好符合我大四外出实习一学期、时间不是特别充分,但又想一战上岸的需要。因而,选择校时要选比自己本科好的211或985院校,且专业难度是通过自身努力能达到的。

再次,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考研招生情况。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分数线是B区国家线,一般情况下,单科过国家线,总分过345就能进入复试,且复试只要认真准备,能正常与老师们沟通,都会拟录取。近几年,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统招名额约35个,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且新疆大学保护一志愿考生,复试时,一志愿考生拟录取之后才会开通调剂系统。因而,只要分数过国家线,基本都能顺利成为新疆大学的一员,比如,2021年有一位考生初试345,复试62,仍旧被录取了。

二、初试经验

(一)政治

政治是所有科目中性价比最高的(前期每天学习2-3小时,后期每天1-2小时即可)

7月上旬——9月上旬

我买了肖秀荣强化三件套《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上下册,一边听课,一边过知识点。《1000题》最好用铅笔做,或者买两套,因为该题需要做两遍以上才能将知识点消化完。

每听完一章节课程,先背一背知识点,再刷1000题,然后根据自己做错的、不会做的、模棱两可的题在《知识点精讲精练》上找对应的知识点并记忆,再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当听完所有课程时,《1000题》也刷完一遍了。

9月中旬——11月中旬

每天刷《1000题》并背诵《知识点精讲精练》选择题知识点,建立好知识框架。9月可以买《冲刺背诵手册》,因为里边将知识点整理得很清晰,方便我们用碎片化时间背诵。10月上旬,可以买肖秀荣的《形式与政策》,提前关注时政考点,再买押题卷,做选择题部分。

11月中旬——12月下旬

11月中旬,肖八做选择题,并开始背肖八政治大题。12月初,背肖四选择题与大题,被《小黄书》(押大题)。

(二)英语

4月上旬——7月上旬

英语是长期战,如果英语基础一般,就需要早早开始(前期每天学习2-3小时,后期1-1.5小时即可,单词需每天用碎片化时间记忆,纸质版更容易记住)

先听单词课、语法课、阅读课,找一个自己喜欢并对学习英语有帮助的老师全程听课,比如新祥旭一对一的老师就很不错。

7月下旬——9月上旬

每天精做一篇阅读,开始听写作课、翻译课与新题型课,并适当练习。

9月下旬——11月上旬

背诵大小作文,每天练习一篇阅读或翻译或新题型。

11月下旬——12月下旬

每星期卡时间模拟一套真题,并看作文押题课并背作文。

(三)专业课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初试参考书目现为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下两册(高等教育出版社),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之前为袁行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至第四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般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题型;《现代汉语》一般为选择、判断、填空、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

4月上旬——7月上旬

根据历年真题了解出题方向与重点,通看两门专业课的教材,对知识点进行勾画。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买一本《中国文学史同步辅导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作为辅导书,每看完一章可写下知识框架,并适当了解文学作品,比如背诵重要诗人的某几首诗歌,了解明清重要小说的内容。

《现代汉语》可买一本《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中国石化出版社)作为练习册,每看完一节便做课后习题,掌握知识点并学以致用。

8月上旬——9月上旬

通看第二遍,做历年真题,整理真题答案。

9月下旬——12月下旬

结合自己整理的知识框架,背诵两门专业课至少6遍,并利用碎片化时间回忆当天背诵的知识点。

三、复试经验

(一)出题内容

文学方向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方向为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一般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难度不大,线下笔试则还需要写一篇评论性文章,可买《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二)英语面试

与英语专业老师进行2-3分钟全英文交流(多为自我介绍、为何考研、为何报考这所学校、研究生期间的规划等常规问题)

(三)综合素质面试

老师现场提2-3个问题(多结合时政与自身专业回答)。

四、给学弟学妹的鼓励

考研是长期战,尽早准备才可坦然面对考试!

坚定自己的选择并持之以恒,结果一定会超乎想象的好!

可以有失望、怀疑、悲伤,但不能有放弃。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择校:

1.地域因素:因为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原因,首先排除了北方的学校;其次由于个人喜好,偏向于选择沿海和近海的城市。

2.试题风格: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二十名中,符合上述地域要求的学校挑出来,找到这些学校的真题拿出来比较,选择看起来自己最有把握的试题院校。其中,中大的考点极偏,南大尤重古文功底,华师的判断题感觉难以驾驭,其它的一些学校或是招生人数太少,或是考查小综合试题较深。最后综合考虑选定暨大

,暨大的初试705考查大综合,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史、语言学。出题风格是范围广、题目大,对深度的要求有限,且全部都是主观题,官网可直接查询到历年真题,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让我最后选定了暨大。

定专业:

专业的选择没有太多犹豫,古代文学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虽然在定专业的过程中,因为暨大古代文学过于炙手可热有过犹豫,但最后还是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暨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报录比情况官网中都可以查到,信息透明也是暨大的优势。

可以发现暨大文学院最热门的是现当代文学,其次便是古代文学。2022年的推免刚结束不久,从官网数据已知明年统招5人,因此竞争比21年更为激烈。大家可以在专业的选择上慎重斟酌。此外,一些冷门的专业看似竞争没这么激烈,但其实它们卷得更厉害,报名人数虽少,上线分数却高。这些大家在定专业的时候也要综合考虑。

二、初试复习经验

1.考研英语

关于单词:

4—6月跟着朱伟恋练有词,因为我大三下还有很多课,所以我暑假前只过了高频词。我感觉在暑假之前把高频词过完的基础上,能看多少后面的就看多少。在手机APP上记单词,随便哪个APP都可以,找到考研英语考纲词汇,每天记100个左右,这件事从考研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天。

关于阅读理解

阅读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英语基础一般,裸考六级低分飞过。所以阅读用了笨方法:整篇逐词翻译。首先是买了考研人几乎都买的黄皮书,以及历年英语一的手译本(网上搜很多卖家)。写阅读的过程如下:先掐表写题(一篇15—18分钟),写完不对答案,拿出手译本逐句翻译,一开始会觉得很艰难,但是硬着头皮把能想到的词写下去,慢慢地就会顺畅了。翻译的过程中把不会的单词用荧光笔标出来,翻译完后查这些生词后完善第一遍的翻译,这个工作做完再写一遍阅读题(此时的答案和掐表写的会不一样),这时再去对答案,你会发现第二遍的答案也不会全对,那么两遍都写错的题目就是重点关注对象了,看着答案去领悟考研英语阅读一般是怎么挖坑的。前期比较茫然的时候会在写完后看看唐迟的视频,唐迟讲的2010—2012年这几个阅读的视频基本涵盖了所有挖坑题型和阅读技巧。后期写顺手了这个步骤就省略了。最后将荧光笔标记的生词抄在单词本上,每天在写完当天的那篇阅读后按照艾宾浩斯曲线记忆。这样写阅读非常耗时间,我一般要花一个上午完成上述工作,但是效果还算比较可观。我觉得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暑假这两个月是值得花这个时间去提高阅读的,并且这种方法对翻译也有帮助。暑假两个月基本上能完成近15年的阅读,进入九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省略步骤,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二刷前面的阅读(所以黄皮书上不要写答案)。

关于作文:

我在作文上花的时间不多,个人觉得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就是背模板,将市面上买来的模板整理一番,就是自己的模板,背诵并默写。许多人会用真题练手,熟悉自己整理的模板,我因为时间不够就只背了模板就上考场了,所以考场上会有急智,不必太过焦虑。

关于其它题型

翻译:翻译在写阅读的过程中顺便给写了,一开始觉得拿不准可以看点唐静的视频。新题型:我是直接拿真题练习,觉得不太能把握的话可以找视频来看看。完形填空:性价比最低的题型,考场上留在最后写。可以借鉴网上流传的“红花绿叶”法,省时省力。最后说一下我写英语的顺序:作文—阅读—翻译—新题型—完形填空。

2.考研政治

我的政治直到九月才开始,如果是文科生的话可以参考这个进度。资料我只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精讲精练、八套卷、四套卷,以及徐涛和腿姐的模拟卷。下面我详细讲这些资料如何使用。

9月—10月:配合徐涛的强化视频使用精讲精练,看一章就写一章1000题。注意:政治分单选和多选,很多同学只写了1000题前面的单选题;答案不要写在书上,网上有很多1000题刷题版,找来打印出来,写在那里上面。在1000题那本书上把错题的题号用荧光笔标记出来

11月:二刷1000题,两遍都写错的题要重点关注,第一遍写对第二遍写错的题一般都是由于知识点的遗忘,着重记忆。

12月:刷肖八和其它模拟卷的选择题。肖四出来后马上刷完选择题,然后把大题背背背。也就是说大题我只背了肖四,你永远可以相信肖爷爷。

3.考研专业课

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六册本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首先讲一个取舍的问题,暨大的题都是选做,并且文学占60%,语言占40%,像我作为文学方向的考生,放弃语言学是比较高性价比的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选专业、真题形式做出选择。

专业课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

对于705其实技巧有限,主要还是背背背,多次滚动,印象会更深刻。整体来说复习主要有两到三轮:第一轮把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文学理论这几套教材过一遍,根据复习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要不要自己整理笔记;第二轮背笔记,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其他人整理的都可以,将教材内容覆盖到即可;第三轮,如果有时间进行到第三轮的话可以着重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重点章节(开专章讲解的人物肯定是重点)。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都是重点,并且这两个部分体量巨大,花的时间也最多,建议暑假结束前,必须过完这两部分的第一遍。我自己没有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自己整理笔记,因此我的进度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参考:

暑假:过完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第一遍(就是看书),对中国文学史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和知识网络。

九月到十月中旬:背诵现当代的笔记。十月中下旬:快速过外国文学史的笔记,不看细节小点,只看大的文学思潮运动(比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十一月上旬:背诵文学理论的笔记。十一月中旬到考前:背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专业课807阅读与写作

许多考生一开始会对807十分茫然,建议没底的考生找来真题答案参考一下,对这个题目建立一个初步的认识。807考查的其实是考生运用705知识的能力,所以705是基础,在上述知识的基础上,考生还应掌握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知识。我主要在暑假的晚上在找相关视频进行学习。最重要的还是练笔,我从6月开始每月至少练笔一篇,一直持续到12月。考生可以用历年真题来进行练习,然后看看参考答案的角度与自己的差异,拓宽视野。807没有标准答案,所谓的答案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考生通过看参考答案提升自己这方面的思维能力,学习这种思考方式,方有所提高。807只需要选三道题来写,考生在准备之初就要选出自己最擅长的三个方向,在备考过程中专门练习。我一般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理论这三题:

1)古代文学(第一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论材料,让考生根据文学史写一篇评论。因此考生必须要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内容,并且对文学史上一些重要的文论观点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古文理解能力。

2)现当代文学(第二题):给出一篇现当代的诗歌/散文/小说,让考生阅读后写一篇评论。如果材料的作者是文学史上的大家,那么考生在熟悉这位作家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写起来会容易一些。但无论是否是熟悉的作家,都必须基于文本来撰写评论,不能单纯堆砌文学史知识点。这就需要运用西方文论的知识来提供评论的角度,因此在练笔的过程中,考生最好熟练运用一些常用理论进行写作,以便在考场上能应对自如。

3)文学理论(第四题):给出一段中国古代或西方的文论材料,让考生概括其中的主要观点并进行评论。这是对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直接考查,所以选这道题的同学更需要着重掌握这两方面的知识。个人认为,考生如果确定选择古代文学和现当代两道题,那么已经有掌握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要求,所以不妨选择这道直接考查文学理论的题,可以节省一些准备的时间。这道题主要是提炼观点,再进行评论,反而会容易一些。考试时间是三小时,平均到每一题上是一小时,所以每题写一千字左右即可。

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考研成功!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保研成功经验分享

本人情况简单介绍:某师范类211院校,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排名因学校政策在保研期间均有波动,但总体靠前(大致在夏令营阶段为3/271,预推免阶段为5/271,最后学校正式推免政策出来后是6/270,后文会有解释),推免方向为古代文学,参加过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面试,除人大、中传未过复试,其余皆通过拿到offer,其余还通过华中师范大学的初试,但因已被山东大学古代文学方向录取,放弃面试。

保研期间准备情况:2020年的这一届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疫情影响,基本在家复习面试,所以个人自律性至关重要。基本流程网上搜一下有很多,分为夏令营、预报名和正式推免三个阶段,具体情况要结合自己的学校,比如我的本科院校最后综合推免成绩判定,我们那一届就是前六学期,但之前的学姐只算了前五学期。此外因为疫情线上基本不需要什么费用,除了回校期间租房面试,也因此海王众多,竞争加大了,所以个人材料和复习一定要好好准备

我参加的面试,基本上北京上海对英语要求比较高,基本都会考查英语口语,想去北京上海的保研人可以在前期多多练习口语,我当时是属于自我放弃状态,后来得知同校大佬有互相练习口语,有意向的伙伴可以相互交流。

需要前期准备的材料:1500字左右的个人陈述,所有证书和证明材料的电子版,面试时的中英文材料,导师推荐信两份,也可以准备一份简历,4月就可以慢慢关注各个学校学院的研招办、研究生院、文学院的官网通知,也可以查看一些公众号、小程序会汇总例如保研岛、后保研HBY、保研论坛、保研真经、保研夏令营等等,当然自己的目标院校一定要及时关注,汇总也许会有疏漏,如果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保研群,里面也有热心的同学会分享,有机构组织的,也有自发组织的,都会有一些保研的信息,人心齐,泰山移。自发组织的保研群一般氛围不错,很多同学会匿名分享一些信息,大家自行甄别也会互相鼓励安慰,毕竟一般只有保研人才懂得保研的辛酸。

如何去写作这些材料上面提到的公众号也会有分享,基本白嫖就可以解决,至于收费项目褒贬不一,看个人选择,我周围的伙伴基本上都靠自己,当然也有花钱买论文发表的,如果本科期间有论文发表自然很好,也要看质量,和对方老师的考虑,所以不一定刚需,但是我的本科院校可以在保研推免综合加分这一点很香。

我这里有老师推荐的北大中文免试研究生必读书目(其中古代文学也问过研究生学姐,都是古代文学比较好甚至必看的书籍,如果之前没有看过原典书的保研人可以在保研期间选择其中两三本熟读,当然能者多劳,但是当你在自我介绍、个人陈述中提及某本书的时候自己一定要熟悉,不然老师提问就等着被自己挖坑吧):

古代文学方向:

1.《诗集传》朱熹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8年版或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

2.《楚词补注》洪兴祖中华书局 1983年版

3.《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 2000年印刷

4.《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沧浪诗话》郭绍虞人民文学出版社

6.《读杜心解》浦起龙中华书局 1961年版 1981年版

7.《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

8.《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程毅中辑注齐鲁书社

9.《牡丹亭》徐朔方注人民文学 1963年版

10.《宋元戏曲史》王国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现代文学专业:

1.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

2.阿英《晚晴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3.王瑶《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唐弢《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任选版本)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任选版本)

7.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陈平原主编《中国文选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鲁迅全集》(选读)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10.《胡适文集》(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当代文学:

1.《新文学大系导言集》(蔡元培等)

2.《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3.《五十年之中国文学》(胡适)

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

5.《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自诚)

6.《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朱寨)

7.《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董学文主编)

8.《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第四分册(勃兰兑斯)

9.《拉奥孔》(莱辛)

10.《文学原理》(韦勒克、华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1.《语法答问》朱德熙

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

3.《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

4.《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5.《汉语语法论》高名凯

6.《上古音研究》李方桂

7.《汉语语音史》王力

8.《现代语言学教程》霍凯特

9.《语言论》萨丕尔

10.《句法结构》乔姆斯基

现代汉语: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4·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或:中国话的文法(丁邦新译

5·朱德熙:语法讲义

6·朱德熙:语法答问

7·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

8·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

9.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上面的书籍是提高自身的深度,而基础的教材的话可以参考目标院校专业课的考研书籍,如果没有或者目标院校范围比较大,属于广撒网类型古代文学方向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以及袁行霈版本的书进行综合知识点树立。

我当时看的是马积高和袁行霈版本,并在B站听了北师大郭英德老师元明清方向的课,当时一开始是着重准备元明清方向,但是有一些院校其实是综合考察,比如人大抽题涉及的范围就是整个古代文学,所以应可能对文学史都有比较清晰的把握比较好。不言而喻,在提高深度之前,基础是关键,基础是关键,基础是关键!(学姐血泪经验告诉你大学三年几乎不曾为自己的事情流过泪,保研期间不知道哭了好几回,不自律的人生注定不自由。悔恨自己疫情期间没有自律地学习,难以想象几个月在家的时间连最基本的袁行霈的教材都没看完,导致夏令营期间颗粒无收,除了有线上面试海王太多,神仙打架的客观因素,最重要的个人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没有复习到位产生的后果)

补充一下关于山大的书籍:想面试山大的保研人可以熟读郭绍虞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宋前的多背,熟悉《文心雕龙》和《诗品》。

最后有几句学姐的“鸡汤”,祝大家成功上岸:

没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任何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不管过程艰辛还是顺利,都要稳住心态,很多人经过了夏令营和预推免后倍受打击,但要记住如果手上没有特别满意的offer,最后捡漏替补(正式推免环节)等也可以被不错的大学录取,想成功上岸的保研人尽量把眼界放大,保研的很大优势就是可以选择很多院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当夏令营和期末考试一起来的时候,我开始手足无措,放弃了一些学校,其实事后发现可以权衡。结果夏令营毁了,期末考试也没有守好最后一战,借用某胡的话说“节节败退”是我本人了,当然名次也因为自己的懈怠,以为一个学期才几门课根本不会有影响,所以不要觉得大三没课了,这是决地反击的最好时间,因为人和人的差距远比你想的要小。

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有你不想做。说实话我进大学以前,看过的文学类著作屈指可数,大概只有一两本,语文不说很差,也确实一般,大概就是平均分上一点吧,来了中文系,总想着做一个合格的文院学子,看着周围文学造诣深厚的同学,挺羡慕他们的家学渊源和积淀,而我也算从大学开始真正开始吧,不知道这三年有没有做到,至少我努力过,素质略微提升了,人生的阅历也丰富了。大家如果对保研考试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保研考试辅导班。

最后的结果看起来很好,我知道那是幸运女神眷顾了我,我也会感激这个机会,希望大家也同样有一个好结果,用《文心雕龙》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