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点景设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 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 为何选择华师以及语言所的学硕(语言所vs文学院)

先说为何选择华师语言所吧。一方面,我本科是某省部属师范,在本省算是好的双非一本,因此报一个211院校是我最好的选择。既不至于冲得太高难度太大,又的的确确是在本科基础上上升了一个档次。另一方面,我本科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由于我对汉硕不感兴趣,又不想背浩如烟海的文学书,就选了只能说是不讨厌的学硕语言学。

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华师语言所。首先,华师的语言学属于双一流专业,并且在语言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南邢北陆”的邢福义老师就镇守在华师语言所,名师的吸引力就大大增强了我对华师的好感。其次,语言所初试的题目十分重基础,只要正儿八经努力学了、努力背书了,那专业课的分数就不会低。再次,华师语言所统招的名额远远多于其他院校的统招名额。最后,华师在武汉,离家也比较近,还能研究家乡方言。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我纠结了大概一周,就认定了华师语言所。

需要补充一点,极其重要!大多数有意愿报考华师学硕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都会纠结选择语言所还是文学院,这就涉及到两个学院的区别,按需选择哈。敲黑板!语言所只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这四个方向。前三个是学硕,都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下类,最后一个是专硕。语言所无文学类专业,不考文学,只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属于小综合。文学院既有文学类专业如古代文学也有语言类专业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大综合,即无论你报文学类还是语言类都要背十几本书(文学+语言)。比如,同样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报语言所的就是只考语言,报文学院就是也要考文学题。文学院考的范围大,出的题简单,语言所题相对难点深点,但性价比还是高。

2. 该校该专业的报录比和考研难度分析

语言所只有俩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硕)+中国语言文学(学硕),中国语言文学分三个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三个方向统一招生,入学后也是归为一个班。这里只讲学硕,三个方向加一起:2021年报300多,统招录取33(不含推免);2022年报600多,统招录取30(不含推免)。

3. 该校该专业的考研变化

统招名额会逐步减少(内部消息,嘘)。其他没什么变化,一句话:重视基础。

二、 初试经验

1. 考研英语

单词——英语开始得最早,寒假开始在家刷《词汇的逻辑》的视频课,(朱伟的视频课也行)边看视频边在书上做笔记。看完后开始背,背了两遍后,暑假开始拿红宝书背单词。全程有用app在零碎时间记单词。切记,背单词是贯穿你英语备考过程始终的,一直到考试前一天,每天都要抽出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

语法长难句——田静/刘晓燕。两位老师都很有实力,也是最受欢迎的两位。建议各看一节,看看喜欢哪位老师的风格。

真题——阅读我跟的是唐迟,他的阅读视频课讲得很好,方法很实用,良心推荐。4—6 月做05年之前的阅读真题。我从暑假开始做05年之后的真题,做完一篇后先看黄皮书解析自己整理单词再去看唐迟的逐篇视频讲解。9月份做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开始做其他题型,完形填空我没有看视频,直接把所有的真题都做了一遍。新题型跟的是王晟,翻译看唐静的视频课,边看边做笔记。作文建议用潘赟的九宫格写作法来搭建自己的作文框架,也可以背背王江涛作文用作写作素材。12月份开始应用自己总结的模板,每天写两篇真题作文(大小作文各一篇)来练手(字)。

2. 考研政治

政治复习千万别太早,没用!但也不能太晚,比如10月,太嚣张了。我是暑假后期开始的,非常舒服。

初期:肖秀荣课本《精讲精练》配着徐涛老师网课把知识点过了第一遍,每讲完一节(章)做对应部分的肖1000题。

中期:二刷1000 题进行查缺补漏+腿姐公众号+腿姐小绿书带背+腿姐技巧班

后期:肖48+腿4

徐涛讲课很有趣,看徐涛的课是考研枯燥生活的一剂增甜剂,或者可以说是放松时间。我都是在每天最困、最不想学习时去学政治视频课,挺快乐的。腿姐技巧厉害,可以一跟。肖48必看,大题背4,选择题48都要做。除此之外,考试之前不要尝试做市面上的模拟卷,命题角度过于刁钻,收获不大且错的多了影响心态。总而言之,政治大家不必太过担心,拉不开分,但也不能让政治拖后腿。选择题才是王道,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做选择题!

3. 专业课

语言所的备考书目相对较少,重要的不是把书背多少遍,而是对知识点的全面、整体的把握。参考书目:专业课一:(1)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由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2)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上下两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总分是150分,其中现代汉语80分,古代汉语70分。专业课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由邢福义、吴振国主编的《语言学概论》,单科分数150分。同时还要看几本加分书目:《词类辨难》、《汉语语法三百问》、《八大家之邢福义选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光明语学漫录》、《新祥旭辅导班专业课讲义》。其中,前两本最重要。

3、4月第一遍过课本,每看一节(章)就画一个知识框架,搭建知识体系。

5、6月第二遍过课本,开始对照着真题将所有的名词解释、简答、分析、论述等都在课本上标注了出来,同时也标上考试年份。这样看完一遍课本之后,就对整个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书本内容和重难点(常考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一遍不要求背诵。同时这一段时间我开始看古代汉语课本。看古汉课本的时候,我先把整本书古代汉语常识看了一遍,然后再看词义举例分析,最后看的文选。因为我感觉只有有了这些古代汉语常识知识和明白了这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之后再去看文选才会有意识的把常识知识和词义在文章中画出来,也就是进行了第二遍的复习。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7月份开始背书,上午背现汉,下午背语概,晚上看加分书目和文选。现汉和语概有很多重复的知识点,会背串,建议在书上做一下标记,背的时候着重记一下这些地方。暑假在背书的同时我还分题型练习了分析题,我是把真题上的分析题都整理到了一个本子上,自己做一遍,这样做下来暑假可以把全部的分析题都做完,后期就可以将精力集中到背书上了。

7—12月,背课本、背前两本加分书目和邢老师重点论文框架+现汉的思辨题+语概的小论文。

三、 复试经验

1. 复试情况概览

复试线:2020年是383,2021年是373,2022年复试线391;复试录取比例1:1.2。线下复试的话,初试复试分数比例是6:4,线上复试的话,初试复试分数比例是7:3。

2. 院系复试特点、复试内容、命题偏向

复试内容:英语口语+听力(2021年线下有,2022年线上无听力)+综合面试+笔试(线下有,线上无)。疫情以来,听力与笔试每年不确定,具体要看当年复试通知。语言所复试整体还是偏基础,占大头的面试题大多为课本基础、加分书目和邢老师论文内容。

四、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1. 考研是一个信息战,一定要有搜集信息的能力。比如说,关于一个院校的报录比、招生情况、历年真题、复试考什么、直系学姐的笔记资料备考建议等等。

2. 英语真题2刷、3刷时别用1刷的试卷,满满的笔记没法再做。去淘宝买不带答案和解析的就行,大概十来块钱。

3. 政治没必要买肖秀荣的全家桶,要兼采肖徐腿三家之长,每个老师各有优点,不建议全程跟一个老师。

4. 稳住心态,按部就班,拒绝自我感动型假努力和顾影自怜型每天emo,你要知道坚持到交卷那一刻就已经赢了很多人。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但请相信前路有光。最后,真心祝愿大家一战成硕!学姐在桂子山等你!


同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英语

· 单词

我一共把单词背了17遍,背单词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为了让这个过程不那么枯燥,我用了很多种单词书和app,也尝试了多种背单词的方法。

前期我使用的是红宝书+墨墨背单词,红宝书和墨墨的释义都非常详细,会对单词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后期我使用的是张剑黄皮书中附赠的单词书+扇贝单词,这两者的释义非常的简单,用来复习效率会很高。整个备考的过程中,我每天早上花2个小时背单词,复习+新学共200词。

· 真题

真题中最好拿分的是阅读和新题型,其次是作文,最难的是完型填空和长难句。

我将最近十年的阅读做了三遍,每一遍都会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再将理解错的地方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对英语中的常见句型就非常熟悉了。新题型实际上就是变形了的阅读,只要做做真题,熟悉一些答题技巧就没什么大问题。作文我听的是石雷鹏老师的课程,很适合0基础的小白。长难句和完型填空都非常看重积累,依然推荐大家多研究真题,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题,积累常见的搭配和句式。

政治

· 选择题

我的政治选择题部分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腿姐的30天70分刷题计划,肖秀荣适合用来过一遍全部的知识点,腿姐题的马原部分区分很清楚,比较推荐。后期复习我用的是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背诵手册的知识点不够全面,但重点知识和常考知识都有涵盖。

· 分析题

建议大家将肖4和腿姐的押题都背下来,两位老师的押题很互补,结合起来背基本不会有遗漏。政治我没有花太多的时间,8月~11月每天1小时,11月之后每天2小时。

同济的中国语言文学考察两门科目,分别是639汉语言文学综合和867评论与写作。书单我会附在最后。

639汉语言文学综合

639总共考察五门课,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文字学。19年和21年是五门全部必做,其他年份都是五门选三门。

我专业一代复习总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是阅读教材+整理笔记,第二轮就是背诵前期整理的笔记。

第一轮我每天用来复习专业课的时间共5小时。因为科目较多,我将它们分成两组,每天只学习一组的内容,两组轮流学习。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分为一组,古代文学+文论+文字学分为第二组。

这一时期我阅读了多个版本的教材,同时整理出了比较详细的笔记,后期直接使用笔记进行复习。在做笔记时需要注意以真题为导向,不要过于追求笔记的详尽和完美。同济常考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一些脉络及文体流变类的问题,如“城市文学的发展”“文言小说的发展”,在做笔记时就要有意的培养文学史的思维,将不同时期这一文体的情况规整到一起。

第二类是对重要流派、重点作家、重要作品的考察,如“京海派之争”“汤沈之争”“乡土文学”“《双城记》的艺术成就”“《骆驼祥子》的分析”等等,在做笔记时就要多关注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流派。

第三类是对思潮背景的考察,如“重写文学史”“纯文学的倾向”“延安文艺座谈会”,这些题目看似不好把握,实际上都是对某一时期文学界的思潮与历史背景的考察,这就需要我们有“文学史思维”,将这一部分单独的整理出来。

同时鲁迅和张爱玲是同济常考的作家,老师对于诗歌和散文非常重视。在学习时,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笔记需要下功夫整理一下,外国文学的很多题目在唐红梅《外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文艺理论则重点关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这本书。语言学和文字学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真题,有些题目重复考察了三次。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867评论与写作

同济的专业二近年只有一道题目,根据要求写5000字左右。老师并不压分,大家的分数一般集中在120分,非常优秀的可以达到140分。

专业二的题目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文学评论,第二种是续写和仿写。文学评论考察的较多。续写和仿写只考过两次。

文学评论考察较多的是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我是按照文体来准备的,在学习文学评论时最重要的是积累,要多读多记多思考。我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阅读+积累,第二阶段是练笔。

第一阶段我找了一些评论集来看,如李健吾的《咀华集》、姜涛的《巴枯宁的手》,对文学评论有了一个大致的体会。之后我开始学习一些文学批评的方法,使用是赵炎秋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这本书很详细的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把这些搞定就没什么问题了。同时我读了很多的文学评论文章,详细的做了笔记,记录了每一篇文章用到的理论、文章的结构、分析的手法。之后我分文体总结了一些常用的理论,在总结时需要注意结合文体特点和文章的背景,例如诗歌常常会提到诗的节奏、韵律;小说更关注情节的设置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散文则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整体情绪和氛围。每一时期的文章都会有一个比较近似的思想文化背景,如五四时期的作品大多会与“民族救亡”“个人启蒙”有关系。

我从7月开始练笔,练笔有两种。第一种是找一些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列出具体的提纲,并不会写成完整的文章,这种主要是为了锻炼思维能力。第二种就是完整的练笔。我以历年的真题作为题目,每个月月初写一篇完整的文学评论,接下来这一个月的时间就一直在进行修改。文学评论的修改和练笔同样重要,修改不只是改正逻辑不通的地方,而是要去思考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可分析的点,有没有更适合的理论,寻找多种切入的角度。这样可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让你在看到各种题目时都能有话可说。同时我找了一位学姐进行批改和点评,大家也可以找学姐或者熟悉的老师进行批改,能够发现很多自己忽略了的问题。

以下的书单是我自己看过的觉得比较不错的教材,还是很推荐的。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

《新中国文学史》上下册,张健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温儒敏

《现代文学流派史》严家炎

《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刘俊,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朱栋霖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严家炎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陈晓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许道明

《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吴中杰

《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吴秀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陈思和

《鲁迅精读》郜元宝

《沈从文精读》张新颖

《鲁迅作品十五讲》钱理群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

《无双的自我》祝宇红(研究张爱玲的)

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新著》三册,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分体文学史》四册,李修生,赵义山

《中国古文献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两册,王运熙,顾易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

《中国文学十五讲》周先慎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两册,郑克鲁

《世界文学史》张德明

《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

《外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唐红梅等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刘洪涛

《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郑克鲁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南帆

《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文学专业名词解释》刘加夫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

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

《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赵炎秋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刘俐俐

《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刘俐俐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周志雄

《文学批评入门》汤拥华

《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孙玉石

 

(本文章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东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上岸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东南大学是985院校,位处江苏南京地理位置优越,本身以工科见长,文科相对较为边缘化,但也正因如此,相比东大其他热门专业而言,报考中国语言文学的人数要少很多,难度也相对较小。理工科出身,就业更多看的是院校专业的强度,而文科出身,就业更多看的是院校背景。所以如果你本身是中文出身或者热爱文学,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东南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认为性价比是要高于南师大这一类211院校的。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学术素养,也可以尝试报考南大,但难度也会更大些。

该院校该专业研究报录情况介绍、考研难度分析

2021年分数线:政治55;英语一55;专业课一95;专业课二95;总分386

2020年分数线:政治55;英语一55;专业课一95;专业课二95;总分388

2019年分数线:政治55;英语一55;专业课一95;专业课二95;总分366

2018年分数线:政治50;英语一5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50

2017年分数线:政治55;英语一55;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60

2021年报考人数 55人,录取10人,其中包含2名推免生(统考中有一个少干名额)

2020年报考人数47人,录取9人,其中包含3名推免生

2019年报名人数38人,录取6人,其中包含3名推免生(统考中有一个少干名额)

2018年报名人数24人,录取5人,其中包含1名推免生

2017年报名人数15人,录取5人,其中包含2名推免生

从招生人数来看,近年来东大致力于中文系的复兴,招生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虽然录取人数不多,但是相应报考人数也没有那么多,压力较小。

古代文学方向带研究生的老师有5个,现当代方向有2个,文艺学有2个,语言学有1个(有的时候文艺学的老师也会带现当代的学生)。老师人品端正,学术水平也都很高。

东大从13年以后才开始考大综合,一直延续到现在。

22年出题老师有变化,考察重点相比往年会有些改动。

二、初试经验。

1.英语学习:

建议将考研英语放到最前面复习,英语学习需要时间的沉淀。前期时间多花一些在英语上,尽早开始做真题(17年以后的真题保留放到最后模拟,17年以前的真题反复做)中期复习会相对比较轻松,能预留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建议在暑假开始前10-17年的英语一真题至少过一遍。

如果前期英语学习到位,或者本身基础比较好,那么7、8、9、10这几个月英语学习可以相对弱化,只需要定期刷题保持手感就行。如果本身英语基础就很差,那就需要贯穿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尽可能多花时间,往年有不少备考的同学最后折在英语上,一定要引起重视。

此外,不建议反复背单词书,相比之下,去搞懂真题中阅读理解里面出现的生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一些重要词汇复现的频率是很高的,语境记忆比孤立记忆效率要来得高。

最后一个半月要着重背英语大小作文,将多篇范文背熟,最后灵活运用,作文分数不会低。

2.政治学习:

政治学习开始的时间可以晚些,建议在暑假之后,肖秀荣老师题出得很好(也可以选择核心考案),最后一个月做各类模拟题提高选择正确率,肖四大题是一定要背的,有多的时间加上肖八,直接背各方大神提炼出的简化版能节省时间、事半功倍。

3.专业课学习:

(1)考研总分500,专业课便占了300,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复习顺序建议按照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古代文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西方文论(《文学理论教程》(修订本),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本),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古代汉语。(《古代汉语》(1-4),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2)参考书目比较多,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是作答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重要案例,所以放在最前面复习,占比也较大。古代汉语总分在10-20分,占比不高,且很难去猜题押题,所以建议放到最后复习,实在没有时间只能抓大放小,舍去这一块。中间的顺序可以依照自己的进度调整。

(3)专业课复习要贯穿考研的始终,建议从3月份就要开始着手,3-6月是复习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建议把所有专业书过一遍,但不需要深入做笔记,留一个基本印象,7、8月着重复习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古代文论,要求深入理解加记忆。9月份着重复习西方文论和现代汉语,建议从9月中旬便要开始大规模背书,不然后期容易来不及也易导致情绪崩溃。

三、复试经验

复试科目:文艺批评与写作

参考书目:《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王一川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一般进复试人数会比最后录取的多两个人,往年线下复试总分占比40%,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采取线上复试的形式,总分占比30%,如果你的初试分数足够高,上岸基本就稳了。如果初试分数在进复试排名中吊车尾,那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建议一方面是把王一川这本书读透,另外要多读一些其他的经典理论著作拓宽自己的思维,然后就是找同伴积极模拟,可以找学长学姐采用线上提问的形式检验自己的复习状况,提建议,也可以找同一期考研的小伙伴,但不建议同一院校同一专业。

以上是东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的全部建议,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考研的动机有很多,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考研动机是什么,能不能坚持下去!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坚持下去,那就往下看,不能坚持下去远走不送!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给我坚持下去!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最近也是非常热门的考研专业,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师范类院校里,随便抬头一看都是竞争对手,每个人都有几本厚到能垫桌子的专业课书。但是不要害怕!坚持背!

考研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院校是考哪几门专业课,去搜学校的研究生官网,找到招生指南,仔细看有没有推荐的参考书目(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给参考书目的)对于公共课,所有的学位硕士几乎都是英语政治。

英语:第一轮就是背单词,一刷单词在3月底之前背完,二刷单词在4月底前完成,3刷单词要快很多,整本书就会越背越薄。推荐手机APP和单词书一起背。3刷完单词书就不要看了,以后就每天手机刷150—200单词,坚持到考试前。(大部分人用的是恋恋有词或者红宝书)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搜一下朱伟的单词课(这个也有很多人喷他)但是我们抱着听知识的态度去听单词的话会收获不小,所以因人而异吧,我挺喜欢他讲的词根词缀,其它的我也没怎么关注。遇到有用的信息就记下来,背单词的时候会提高效率。第二轮在6月份单词背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做题,我没有直接开始真题,因为真题还是比较宝贵的,所以我买了一本张剑的80篇,每天都练语感,这个最重要的不是做对题,是读懂句子。到8月份底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要用铅笔做,因为真题不只要刷一遍,我这里是做一篇真题或两篇真题就去听唐迟老师的课,我能找到他的最早的课是在10年那年的,边听边总结老师的思路。要看总结!要看总结!要看总结!作文也是单词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开始背,最晚最晚不得晚于暑假开学,其实暑假你都可以背起来了,10篇大作文10篇小作文那种。背到汉语与英语来回切换没问题。王江涛老师的一句话:作文不好其实不是英语不好,是你的汉语也不好。背完之后用衡水体给默写出来,也不用特地买衡水体的字帖,网上找一些衡水体的照片,照着写就是了。如果我说的这你都能完完整整跟上,70分是没问题的。后话:英语不要怕基础差,好好背单词,好好攻克自己的弱项。(我相信害怕单词是大家的通病,但是背到3遍往上,你会觉得单词也就这样,没什么害怕的)就像唐迟老师说的阅读的本质是逻辑,逻辑的本质是单词。背单词是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背着背着你会发现题都能做对。

思想政治理论:大部分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都是文科生,所以都不会怕的。准备时间不用开始的太早,暑假后准备就可以了。安利《风中劲草》这本书,我们当时学校门口有个书店,那个书店的老板有提前购买的渠道,所以我们都是在他们那边买,没有这种渠道的朋友们可以在网上关注一下这本书,售卖时间一般是在8月底到9月初。但是这本书里面的颜色有点多,如果不喜欢的话就可以不买这本书,我是以备考选择题的形式准备的这本书,里面总结的知识点相对来说非常全面。我还结合了肖秀荣1000题,及时把背过的风中劲草跟1000题结合起来,最大程度记忆。等到考试前这本书至少得背3遍往上。那选择题上考场就很有感觉了。政治题主观题就全靠《肖四肖八》。一定要关注肖四肖八的发售时间!虽然这几年肖老的预测能力忽高忽低,但是总比自己瞎想强!

专业课: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叶蜚声《语言学纲要》;黄伯荣《现代汉语》。

重难点的地方因人而异,有的地方对于我们班其他人来讲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对我来说就是背不下去,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总结,比如语音概说,我们可以从三个大层次分析,物理性质、生理性质以及社会性质,再去细分,比如物理性质又包含了高音、音强、音长,其它类似的知识点也是这样处理。从3月份开始,我每天早上7点到图书馆第一件事就是拿着专业课的书去背,一背就是一上午,中午吃完饭回来作总结!这个总结是内化的过程,一定要勤翻,如果你做完总结不看的话,我建议还是不要作总结了,浪费时间。做完总结午休一会要么就是做英语阅读,要不就是又出去背书了,有时候甚至比较羡慕那些考数学的,人家为什么就能坐在位置上学习。后话:背书大声的话容易投入但是嗓子容易哑,可以买一些润喉糖。专业课的重要性我不需要多说了,分水岭就是专业课,具体背几遍背到什么程度,那完全看你自己记住没有,这道题在考卷上出现你能拿几分,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答题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刚开始背书是拿着笔,有的学校会给考纲,这个一定要关注,就相当于划重点了,但是有的学校不会,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全局把握了,哪些是重点章节,哪些是非重点章节,可以上网找找这个学校的考研群加进去看看有没有学长学姐在卖资料,一定一定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复试:其实下完考场你就知道你要不要准备复试了,很多时候你的直觉是准的,但是那种擦边过线的就很难说。出成绩一般是在2—3月份,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过线了,过线的话就可以准备复试计划了,准备复试的时候尽量联系学长学姐,一定要精准到本专业内的学长学姐,问一下他们的复试出题范围,还有复试风格什么的,毕竟他们经历了一次复试,而且也跟即将面试你的老师有一年的接触了,一般情况下分为综面,英语复试与专业面,专业方面还是需要看指定书目。把握一些基础知识,有很多教授喜欢问一些基础性问题,英语复试就是英语自我介绍与英语翻译,综面的问题就比较杂,有自我介绍还有大学里的表现,这个面试的问题比较灵活,所以一定要联系学长学姐,问清楚风格,对症下药比较合适!

最后祝考研的你,坚持坚持再坚持!胜利!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创意写作学)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本人西北大学创意与写作专业在读,我个人是二战,一战考研失败,我为了考研学习很辛苦,从早到晚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并且家里人不是很支持,他们帮我找好了工作,希望我按部就班的去工作和生活。而且有年龄的焦虑,因为我高考复读,所以年龄比同龄人更大一些,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许多压力。后来,努力考研,并顺利上岸。

一、西北大学考研概况

在选择学校与院系时候首先应该了解该院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因为这与笔试专业课以及后续的面试内容联系在一起,2019年第一次招生,复试的人数和最终录取的人数已经高达 1.5 比 1,这就是说明有将近一半人数会在复试的时候败北,所以初试分数及把握好复试至关重要。此后2021年将会开办学硕和专硕两个方向。主要考察文学基础与写作,写作包括小说、戏剧等。

二、初试复习经验

(1)创意写作学专业课主要考察文学基础与写作,写作推荐两本书:

《冲突与悬念》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对于小说来说,冲突是引擎,悬念是变速箱。只有不断制造故事的张力,才能吸引住你的读者。本书帮你制造张力,让你的读者“上钩”。书中收录了让作品变得精彩的各种方法,帮你推动故事情节,让读者欲罢不能。作为一名惊悚小说作家兼写作指导,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将引导你向成功的小说和电影学习技巧,让你的故事从头至尾充满冲突与悬念:给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配置适当的冲突。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制造悬念。为故事的视角人物建立冲突。平衡次要情节、闪回、背景故事,推动故事向发展。在对话中使张力最大化。在修改的时候增进悬念。

《情节与人物》:不论你是情节至上型小说家还是人物至上型小说家,你只拥有旋律而已,让我们开始制作一首完整的歌曲吧。《情节与人物》是一本案头指导书,帮你在创作时将这些关键的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创造富有层次感的人物,他们有个性特征、自然特点以及身份背景;开发人物的情感经历,与充满激情的事件联系起来;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加快情节的推进;将情节与人物无缝衔接起来,创作出吸引读者不停翻页阅读的作品。通过大量有益的例子和亲切的指导,《情节与人物》拨开伟大小说创作的迷雾,教你掌握让人物充满生命力、让情节动力十足的有用工具。

在知道自己考研失败后:第一个感受是不解,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却还没有成果。第二个感受是镇定,我立马找出了自己当时的复习资料,发现自己其实有很多资料都没有做完,并且总结不够细致。我查到了考研的真题,并且看了标准答案,总结反思自己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我将自己的差距写在了笔记本上,没有太多的颓废时间,因为我知道时间很宝贵,崩溃或者是沮丧,都是对生命的浪费。所以我马不停蹄的立马开始了第二年考研的复习。

具体做法:

1)因为有了前一年的经验,我总结出自己在哪一门课上比较薄弱,我的英语和政治成绩属于中间成绩,不好也不坏,结合我的分数不会拉分也不会提分,因此我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我的专业课上。

2)因为确定了我的弱势在专业课上,而我们的专业课需要平时更多的积累以及背诵,我的复习节奏反而不像第一年那么紧张,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看当时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去看社会新闻,去看老师的论文,结合社会热点,坚持输出自己的观点,努力让自己转变思维,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跨越,从知识碎片化到知识系统化,从听老师讲到独立,拥有自己的观点,在如何获取科研资料,如何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方面,有了许多心得。因此第二年我以高分的成绩成功上岸,而我每天学习的时间仅仅只有3—4小时。

为什么写作?这和阅读有关。最初在阅读过程中慢慢产生了,想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写也是为了记录人生轨迹,提升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其实我觉得文学基础是更简单的,一大半背了有分,三分之一思考阅读论文跟上,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就容易拿高分——大家平常除了背诵也注意写作。写作的东西要积极拿出来给别人看,给同学老师看。写作可能出现100、110到130、140分这样的分数差距。如果你本身写作不错,力争上游高分,如果感觉力不从心,尽量把写作提到一个120分(我的意思就是中上的分数),是完全有技巧可循的,一般我们说看起来通顺,语言有风格的,主题靠着人性,或者反转强的,只要有一项特长发挥到比较好,分数不会太低。作文里如果考到小作文理论题,和文学基础有共通之处,语言要严谨学术,想办法呈现给老师,我阅读广泛,我深入思考,都可以。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2)考研英语:多刷真题,个人觉得没必要背单词,在真题里查单词。因为有太多同学想着去背单词,到最后很多单词都没有背完,导致荒废了英语的学习,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没有必要背单词书,可以去在做真题的时候查一查阅读理解中的单词。英语真题最起码要做10年,你就会发现许多单词其实是反复出现的,因此我觉得查真题里的英语单词很有必要。

此外我推荐跟着唐迟老师学阅读,唐迟老师会告诉你,即使再没有认识单词的情况下,或者是长难句分析不出来的时候,怎么样去选择正确的答案,他会总结很多正确答案的特点。我就是用了唐迟老师的方法,英语考试成绩还不错。

(3)考研政治:跟着网课系统去背诵即可,因为时间原因,我没有去做肖秀荣1000题,只买了他的4套卷和8套卷,因此4套卷和8套卷,大家一定要把题都认认真真背会。网课我同样推荐政治考研网课,跟着能力提升班一点一点的去背诵讲义,并且去做真题,把真题的答案特征总结一遍,建议大家准备一个自己的错题本,想一想自己为什么错了,一定要避免下次再犯。

三、复试准备

(1)网络复试(英语线上面试4—5mins+专业线上面试5—8mins)。

(2)现场复试(英语面试+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为期一天到两天)

大致环节:英文自我介绍中文自我介绍创写专业知识问题抽题提问25个创作类问题抽题提问25个。大家写作方向有问题或者没灵感,可以关注这两个公众号,其实也是非虚构写作的范畴,一些人物报道,看真实人物故事很容易激发灵感,或者获取情节(重点看看别人的人生走向,故事发展,都不错)。

另外一个很好的办法,我考研的时候,会把背诵知识点设为手机壁纸和锁屏,每天看,背下来就换新锁屏,像这个时间轴,已经可以背起来了,看到题目或者大题的答案、知识点,也可以拍照下来直接设为壁纸(另外善用手机自带的编辑功能,在这些图片旁边还能添加备注,比如魔幻现实主义,你在旁边备注一下代表作家作品,艺术特点关键词,就很好,手机打开几次就记住了。

四、写在最后

你曾经为考研放弃了逛街、聚会、智能手机,你成了宿舍每天最早起的人、自习室最晚走的人,你无心打扮,努力学习英语、政治这些令你头疼的科目,你放弃了这么多,付出这么多,老天怎么舍得让你一无所获。凝聚青春光芒,照亮研途远方。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