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点景设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我的本科是数学的,我报考的这个专业也属于是全国排名靠前的了而且我有参考中山大学的保研率,本专业保研率占比很小多数都是考研究生考上的,毕业之后就业主要可以参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那些相关的工作也可以参考。中山大学的名声提出来估计也没有人没听过吧,因为我大学的时候学习还挺好的,想试试自己梦想的学校就选择了中山大学的大气科学。

二、初试复习经验

政治和英语都是公共课。政治可以分成几个大类分别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最重要的且不好理解,这部分在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就要打好基础,马原需要理解的部分比较多,大家不要自学马原,毛中特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但是需要背的东西比马原多也比其它几个部分多,初期学习政治直接就是先学这两个东西,掌握了解在往下进行。中期就是大家都在学政治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尝试去刷题,《1000题》是肖秀荣大大的练习册,用这本加上徐涛的《背诵笔记》就真的很适合了,先刷题在根据题背知识点既节约时间又一举两得。最后的时候会有时政的各种练习册,这个还是很建议大家买一本的,时政一定要看着练习册和题学,因为最后很有可能你还是学不到他真正要考的东西,时政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新闻联播,每天看新闻就当做自己的消遣方式也不错。

英语还是要打好地基,因为英语一共就那么几个题,但是通篇都是英语没有汉语,如果基础就是单词没有准备好,有可能人家的问题你都读不明白,每天坚持背单词是我想给大家的第一个英语建议,背单词真的很重要很重要!推荐用墨墨背单词,真的很好用!我有时候去实习坐地铁的时候也会用软件背单词,另外还会把作文也打印成PDF格式,每天吃饭或者走在路上就看看优秀范文,看多背的时候也很快。尤其是作文,很多同学看的都是王老师的优秀范文,我也是。大家不用担心所有人都看,那是不是重复率会很多会没有创新点,真的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完全背下来,多数人都是看一遍上考场忘的一干二净。所以只要你坚持背诵,作文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一定要上心!英语阅读还是要真题为主,别去做其它没有用的模拟题,因为英语的模拟题是最不值钱的,能做完做清楚真题就已经很不错了,真题要把握好近些年的出题动向近20年份的真题都要做,虽然一些很久远的年份的真题其实有时候和现在不太一样,但是可以做完背里面出现过的真题单词,我的学习顺序是先做年份很久的然后逐步往近些年靠拢,考试之前的一个月会模拟一下3套真题,注意这里选择的最好是难度适中的,不要选一些特别难的模拟,会打消你的自信心。

高等数学B。高等数学是我不怎么担心的,因为自己的本科优势,学起来会轻松一些。对于那些不是专业学数学的同学我给大家一些我本科学数学的建议吧:感慨是学数学一定是焦虑和不理解,为什么高数能那么难,但是其实学透之后就会发现,多做题和看书是有好处的,高等数学里面最难的不是最后算出来答案而是注重你的逻辑思维。我从五六月份开始学高数,虽然自己数学专业但是我最怕这种优势科目最后拉分,刚开始把自己的本科教材拿出来,一点点的把书后题重新全都做一遍,这个步骤很重要别忘记了,把不会的书后题先看懂,最好是找一点同类型的题继续做一下。如果可以最好把这个带着的知识点也给重新做一下,然后大约一个月数学书就能都做完了,数学尤其是高数,多做题是有好处的。选择题的难度简单到难,简单的题在平时学习和模拟的过程中就能都涉及到,剩下的就是难题会把我们所有学过的知识点都聚在一起出题,这部分就比较难,考你的综合掌握。填空还是算比较简单的,因为多是在填空的地方出计算,那种比较死板的东西还是很好算,大题我就还是多做真题,和英语一样高数的真题里面的大题会有很多我们平时没接触过的算法,可以从他们的答案里面发现自己没学到没复习到的知识,这些加在一起,再折合一下时间,保证自己三个小时之内能写完卷纸,对了高数教材看完之后做练习是必要的,巩固自己刚才学过的题,最后才是真题,顺序别弄错了。

专业课。这门课挺神奇的,是考这个专业的数学物理,参考书是王伟明《大气科学基础》有一本外国人的《海洋学导论》是辅助书,我还是以大气科学基础为主,因为中山大学没有根据这个科目给定参考教材,我是找的还比较贴近考试的,因为没有官方教材又是中山大学自己出题,每年的真题和一些机构的模拟就很重要,我是很看重这个的而且这种优秀的学校,你不花点钱就只靠自己真的很难。推荐是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把大气科学这本书过一遍,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和记忆,如果有时间用半个月去看一下辅助的书籍会更有帮助,其实大气科学的重点还是在热带季风的成因、分布和特征,青藏高原那种地形对气候有何影响、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出现在简答和论述里,我们的题型是名词解释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有的时候学校也会改成填空,还是看学校2022的出题了。毕竟现在考研大潮,越来越多的人必须能筛选,一定要在考试前两个月自己从头到尾背一下书,可以把名词解释单独放在一个章节背诵,简答论述单独放在一起,你怎么方便怎么来,千万不要考试前一个月还无法脱离书本。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准备 

中山大学2021和2020都是线上复试,其实线上复试真的很好,线下很容易发现你的紧张,我当时准备了两个月左右,先是资格审查然后复试成绩是和初试对半,时间要20分钟,不用担心老师20分钟会准时挂掉电话。也会考察你的英语和专业课水平,我要着重说综合素质,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复习,这里就是心态加态度,态度一定端正,该有的礼节和话语不能少,衣服一定正式,不能披头散发。我当时正装,专业课问的是综合性的气象学问题,还是比较基础的,但是问了一些现在的气候现象,所以有时间的可以多看一些现在的文章总结经验。

最后就是每年中山大学都会爆冷,我觉得研究生的分数真是有大小年,报考前一定多看看。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本人跨考生,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录取专业为中山大学马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现在研二。我是2020年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刚开始主要精力放在英语上,因为专业课还没定下来,政治三月份复习也有些早,七月份决定跨考中大马院,最终高分考研上岸。现将跨专业考研经验以及研究院考研基本概况介绍如下,将重点介绍研究院今年最新笔试专业课调整内容,希望能对后续有意选择中大马院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中山大学马院考研概况

中大马院招收专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等专业,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专业招收人数最多,从2019年以来每年分别招30人左右。从招收人数看,2019年开始实行扩招,录取人数为80人,2020年录取人数为88人(包含推免),2021年录取人数为90余人(包含推免)。复试线2020年之前都稳定在350分,2021年有所提升为365分。这是由于近两年来报名人数激增,而且2021年专业课难度较低,大家普遍分数较高,复试比是1:1.5,所以复试线会相应抬高一些。总体来说,中大马院还是性价比非常高的,这几年每年都在扩招,而且招的人数也比较多,地理位置也挺好,广东省开放包容,不仅气候很好,美食也很多。

二、笔试复习经验

(1)专业课:

专业课一655:书目为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六本书,后面两本经典著作是2021考研新加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给删掉了。

中大专业课的参考书还是挺多的,很多学校都只有马原理和毛中特两本。那几本经典著作都不算太厚,但很难理解。经典著作的话可以看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看看这五篇的解读就行,时间紧张的话就不用看其他著作的解读了。我觉得最常考的是《提纲》里的实践观点和《共产党宣言》。

专业课二851:书目为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版,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19年版。

这门专业课主要考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习思想,其中新民主主义、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文化强国、列宁的灌输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些内容比较多。但是江和胡的部分几乎不考,军队国防建设几乎不考,重点还是比较突出的,缺点就是很难背。

中大马院出题风格,比较注重经典著作,课外延伸的东西。比如爱考卡夫丁峡谷、考茨基产论、马克思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等,要理解背景才能看懂答案。但真题重复率很高,爱考文化自信、意识形态、实践、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资本积累等等这些。专业课学习方法:我自己是比较喜欢通读课本,一遍遍地读,读到第四五遍才开始慢慢有感觉,真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第一遍读在书上画些痕迹,读出声音,不然马理论这些知识比较晦涩,很容易分心,还很容易困。我记得马原政治经济学那章我读了不下十遍,相关视频也看了不下六七遍,因为刚开始确实不理解,不知道前后句子怎么衔接起来的,但到后来我已经能够弄明白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下段落和每节的逻辑关系,做政治经济学这块的选择题时,看到选项就可以直接顺着背出下句的答案,而且知道其它选项为什么是错的了。

其实读书的话,我觉得前三四遍读和之后的读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在读前三四遍的时候,其实只是把句子给读通顺,把一句话给理顺,要是这个目标完成了,其实这遍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想要去理解他,想要去真的弄懂它,肯定是得五遍七八遍,这样才行。所以说现在就是不求结果地一遍一遍地读它,理顺它,然后到后期才能理解他。前期一定要把课本通读几遍,不要只是背重点背笔记,笔记是零碎的,看不懂上下句和上下文的关系。要对整本书有大概思路,这样写论述题时你的思维才不会局限在某一点,而是能写出很多点,写的东西是全面的有深度的。理清框架,知道自己在读什么做什么之后再根据课本总结笔记,不然只是单纯的抄课本了。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那么急于求成,期待押题重点就考高分,我还是比较赞成稳扎稳打路线的,之后读研更需要的是踏踏实实,不要糊弄自己。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2)英语一:

本人基础是四级考了577分,六级刷了三次,最高成绩为565分,最后考研成绩为87分。英语我的基础算是比较好,主要是前期复习,把基础打扎实了,后期主攻专业课。3—5月份每天大概花费2小时左右学英语,主要是看网课视频和做1998—2004年真题。7—8月份,主要是专项做阅读理解和新题型,顺带练一练英语字帖为作文做准备。9—10月份,背大小高分作文,做做翻译、完形填空等,11—12月份,自己写真题作文,并且根据几十篇高分作文总结出来一篇自己的作文模板,然后多练几篇。

网课的话,单词和长难句推荐宋逸轩、语法推荐田静、新题型推荐王晟、作文推荐王江涛、阅读理解推荐唐迟。我做英语的话主要是采用翻译真题的方法来分析长难句和背单词。因为要是一句话我们完整准确地翻译出来了,就说明句子结构会分析了,而且里面的单词都认识了。这样不仅能在语境中记住单词,而且也能检测自己的单词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总之,英语只把近二十年真题吃透就行,不用额外看其它外刊,因为近二十年真题已经能涵盖几乎所有考研词汇了。

(3)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我是全程跟的徐涛老师的课程,徐涛老师的政治讲的确实非常好。暑假份开始准备的政治,每天晚上拿出两小时听徐涛老师的课,同时做肖大大的肖秀荣1000题(肖老的题还是非常给力的,不服不行),起码对政治有一个整体的把控,知道政治主要考什么哪些是记忆的重点哪些是考点。后期我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市面上什么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蒋中挺五套卷、徐涛八套卷、腿姐四套卷,我全部刷了一遍选择题,主观题我是背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同时背一下徐涛老师的小黄书。

三、复试准备经验

2020和2021年由于疫情原因,中大马院复试采取线上面试的形式,采用腾讯会议的方式,并且是双机位。流程主要是1)抽签决定复试顺序;2)整个面试过程大概20分钟。首先是2分钟左右自我介绍,可以中文也可以英文,自选;然后是老师屏幕显示专业课问题的序号,然后自己选择一个专业课问题进行回答,回答完后老师可能根据你的回答进一步提问,然后继续抽一个专业课问题,老师再追问等,直到面试时间结束,老师会提醒你。

初试和复试分数占比都为50%,所以复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重视,复试比大概为1:1.5。中大马院的奖学金是按照初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的。复试时回答问题,一定要条理清晰,可以采取总-分-总的回答问题结构,列出自己的理由,首先我认为……然后第一,第二,第三,……最后,总之,我认为……然后衣着整洁,尽量穿得正式一点,女生可以穿领口的衣服,男生就清爽合身一些,也不必穿西装什么,显得过于庄重了。不会的话可以说,不好意思老师,这个问题我没有深入研究,但我知道……(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

四、写在最后

一句我很喜欢的句子送给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问为什么的坚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考研这件事,可能自己正在经历的时候觉得很难,背专业课无数次还是记不住,英语阅读理解还是错七八个。但是,还能差到哪里呢?我自己的经历的是身边没有一个人是胸有成竹上考场的,大家都是觉得东西没看完,很多知识点还没背熟。到考场上,把我们知道的有条理地写出来就很好了。毕竟背了这么多东西了,怎么也能写出一些东西吧。最后预祝大家考研顺利,一战成硕!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