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点景设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首先,华中师大是六大部署师范,综合实力仅次于北师大和华东师大,在就业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其次,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是本校地理学中的传统优势学科,师资力量较好;最后,华师地处的武汉是新一线城市,本地区就业机会多,区位条件好。

(2)本专业在2020年以前由于专业课不考察数学,所以上岸难度较大(2020年分数线一度暴涨至382,报录比在15:1左右),2021年以后专业课改为数三+人文地理,报考人数相对下降(目前分数线340-350左右,报录比在10:1左右)。招生人数在15-20人左右,在同水平高校的人文地理学专业中算是很多的。

2、初试经验

(1)考研政治:政治不需要太早,暑假两个月攻克肖秀荣的1000题,把选择题的基础打牢,有不会的地方就看徐涛老师的视频课就好。下半年前两个月巩固选择题,把往年真题和1000题做透,最后一个半月跟着肖秀荣的肖四肖八走就好了,只要好好复习,考75分难度不大。平常也要多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特别上半年的两会和下半年的二十大。

(2)考研英语:英语这种语言类科目需要持之以恒,早做准备。考研英语的核心就是单词、阅读和作文。单词每天务必拿出半小时进行学习,可以看词根、构词法的视频来帮助自己,单词靠死背效率很低。阅读主要依托真题,3-4月可以从单篇开始训练,5-6月开始尝试做套卷,7-12月要稳定地一周做一套真题卷。考研英语阅读涉及大量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知识,这个需要加强积累(可以去看唐迟老师的相关视频)。作文方面就是多写多练,不要盲目迷信模板,要尽量提笔写字,尽量做到一周练习一篇作文。

(3)专业课:人文地理学这门专业课,参考书是四本:《人文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旅游地理学》和《可持续发展基础》。那么这四本书其实主要考前三本,第四本几乎不考,只是作为一个辅助书籍。前三本中,重要性排序是:《人文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如果本科是地理学相关专业,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基础,可以从6月开始复习,6-7月把参考书过一遍,打好框架,8-9月背诵第一轮重点,10-11月背诵第二轮,12月背诵第三轮+查缺补漏+掌握人文地理学前沿热点话题。如果是跨专业考研,那么3-5月要把专业课的四本书都仔细过一遍,然后6-7月打好框架,8-9月背诵第一轮重点,10-11月背诵第二轮,12月背诵第三轮+查缺补漏+掌握人文地理学前沿热点话题。

华师人文地理学的考察,一般60%是书上的知识点,40%是人文地理学的前沿热点,可能是国家政策,也可能是最新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动态。那么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考生结合学校本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例如乡村地理学、城乡网络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等),参考近3-5年国家在区域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政策,以及近两年人文地理学年会中的主要议题进行整理。这部分工作可以平常积累一部分,然后到考前最后一个月整理成文档,再打印出来进行背诵。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3、复试经验

(1)复试情况:2021年由于是改考数学第一年,所以分数线很低,是315分,复试比例是1:1.2,招20个,2022年分数线是350分,复试比例是1:1.3,招了17个。2023年的招生人数和比例应该大体会在上述的这个区间内。

(2)复试内容:复试的科目叫中国地理。参考书是三本,包括《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教程》和《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试命题的主线其实就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动态与研究方法、当前我国的地理国情区情以及人文地理学所能做出的学科贡献,考生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复试备考。

(3)复试考察过程: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一般是5-7道简答、论述题,面试则包括中英文自我介绍(中文两分钟、英文一分钟)+英文面试(专业知识问题、口语对话交流)+专业问题(两到三个学科知识问题)+个人情况(根据考生个人的简历询问,比如为什么跨考人文地理学,或者是本科参与科研的情况等)

(4)复试要注意的有:①考完初试尽量先估分,然后早做准备,如果是等到出分数再复习,是肯定来不及的。②心态要平稳,只要过了分数线,不管是高分还是低分都要竭尽全力复习,不能有骄傲或者急躁的心态,要保持沉着冷静。③在自我介绍和简历方面不要过分夸大或者保守,不给自己挖坑。④复试英语很重要,如果口语不好要勤加练习,可以在备考期间与朋友同学对话,培养语感。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经验分享

一、 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报考华师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我家距离武汉比较近,另一方面考虑到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实力较强,且专业方向上和我自己感兴趣方向比较契合,而且华师人文招生人数还相对比较多,所以最终决定的报考华中人文。

2021年是华中人文地理专业考研专业课改革的第一年,专业课由原来的中国地理导论-地理科学导论,变成了数学三-人文地理学。也就是说2021年开始,华中人文开始统考数学三,自命题的专业课变成了845人文地理学,由于是改革的第一年,2021年华师整个地理学专业报考人数仅有170人左右,其中人文地理统招15人。21年人文专业复试线仅280,所以2022年开始华师势必又将成为人文地理专业考研热门院校。

二、 初试经验

我的实际备考时间只有四个半月,所以我以正常的六月开始备考,来阐述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专业时间分配吧!
专业课方面,我认为应该至少背5轮,第一轮两个月,第二轮一个半月,第三轮一个月,以此类推,按照自己的规划,过的遍数越多,当然越好。
政治方面,个人是建议一站考生7月中旬就可以开始听基础阶段的课程了,如果是二战的话,九月开始也不迟,过基础视频的同时,把1000题刷一遍,然后过完强化之后把1000题再刷两遍以上。
数学方面我个人建议是一战考生,至少要在五月就开始准备数学,五月六月听完基础阶段的课程,把相应的习题做完一遍,暑假就要开始刷题模式,二战生六月开始,直接听强化的课程,暑假同样是刷题,暑假数学用时比较多,十小时为比例,个人认为比例应该是数学、专业课、英语为4.5:4:1.5
英语的话,我个人是比较推崇拉长战线,比如前期平均每天花费两个小时记单词和精做一篇阅读,后期是阅读和背作文模板交叉进行,每天都要学英语,但是花费时间不必过多。

各专业初试复习经验及复习参考书推荐

由于我的备考时间短,数学和政治是报了课的,故在此不累赘复述,但强调的是我自己数学方面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做一道题就会反复的思考和总结,这类题目的知识点,然后我会经常把做错的题拿出来重做一遍,政治的话讲究的是做题方法,比如说选择题如何用排除法做题大题目,如何改写题干等。

专业课的书目,官网给出了四本,包括顾朝林《人文地理学》、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谢双玉《旅游地理学》和龚胜生《可持续发展导论》。但个人建议把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背透就差不多了。学习上建议结合课本和资料一起进行,举例来说,比如第一章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比较重要,那么我会通读课本之后,结合资料进行背诵,但是第三节没有那么重要的情况下,我会只看资料就够了,不会通读课本。另外,建议考生多多关注当年或者是过去几年的时政热点。

英语的学习建议主要是记单词和精做阅读,单词是英语学习的砖块,所以说记单词真的特别的重要,此外,我练习阅读的方法也不是题海战术,而是把做过的阅读题做懂做会,搞明白出题人的思路和意图,把不会的单词用便利贴写下来,以及做完一篇阅读就翻译全文,这样也相当于练习了长难句。作文方面建议是多背范文,多多总结范文里出现过的句型。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 复试经验

2021年人文地理专业复试线280,一共有18人进入复试,计划录取15人,复试录取比例1:1.2,复试占录取总成绩的30%,总的来说还算友好。

复试要准备的内容包括专业笔试(40%)、专业面试(40%)、英语听口测试(20%)三个方面。专业笔试官方给出的书目包括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白润光《地理科学导论》和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但是复试主要以前两本为主即可,题型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答题时间为两小时;专业面试需要提前准备中文的自我介绍,了解区域规划-区域旅游-人文地理三个方向的前沿热点和基础概念。专业面试的过程大概持续15分钟左右;英语听口测试是单独进行的,并非统一考察。即按序号进入考场,坐下后考场老师播放听力,放完之后老师根据听力材料来提3-4个问题,复习上推荐下载VOA慢速英语app进行联系,以及准备英文自我介绍和日常口语问题。

总的来说,城环学院的老师都很和蔼,没听说存在歧视双非生源的现象,复试的笔试题目也比较基础,面试提问也不会故意为难学生,复习上把握课本,面试的时候谈吐自信,复试不会太差。

四、 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择校方面最好是趁早决定,不要犹豫不决,因为你在犹豫的同时,别人已经准备很久了,备考方面,希望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认真完成每天的规划即可,不要想太多,或者过于焦虑,因为想太多或者焦虑太多也是没用的,不要去想结果,安心认真的度过每一天就够了。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考研择校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2021年考研上岸中山大学的,我本科是在辽阳的一所普通二本读电子信息专业,因为学校的原因我的校招没有走到一个心仪的公司,但是当时考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是停顿了一年,从毕业之后的那一年开始才准备考研。对于我来说,自身本科学校的原因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认为更多好的公司和大企业偏向于去一些优秀的211和985招生,我的择校目标一直都是好的学校,专业是希望考一些偏冷门的,自己实力不能够和那些本科优秀的同学媲美,所以偏冷门的专业对我来说竞争可能更小。

二、考研政治复习经验

思想政治是考研的第一门,考试时间三个小时,包含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中国史纲要、思想政治、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多选题里最难的,因为在多选题里会给你多个选项,但是马原一些理论又特别难理解,有的时候不能准确的把这个客观事实的现象和它的理论对应起来。学马原没有捷径,必须要自己认真看书,政治可以看肖大大《精讲精练》,每次看完厚书都有一种安全感,精讲精练内容全面观点正确,有很多简答题的问题直接按照书上的叙述写。除了看书我们也有致胜法宝,就是最后的肖四肖八。八套卷和四套卷上面有40道选择题,这些选择题里的每一个选项都涵盖了我们考研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大题直接背四套卷的大题答案,也可以抄题干。

政治和英语最好都准备一本字帖,政治在考试的时候会给你一份答题纸,其实我们背的答案和最后肖四肖八的大题答案都非常的多,字迹对你的成绩影响很大。

三、考研英语复习经验

英语一考试时间三个小时,英语有大小两个作文,小作文十分钟答题五分钟列草稿,大作文十分钟列草稿二十分钟,写作文加一起应该是一个小时左右。我建议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学会打草稿,我之前一直都是用阿迪体和衡水体写英语作文,提前写草稿避免勾抹字迹整洁清晰,给老师的印象也会加分。我在考试模拟的时候一直都是先写作文,之后写阅读。考研英语阅读还是比较难,一定要打好基础,先背单词。《词汇的逻辑》这本书里用我们现在特别熟悉的数据网图和英语单词结合,把英语单词这种特别需要记忆的知识和理性的思维结合在一起,就例如媒体这个单词,可能会引申出来的其他意思和词语都会在同一章里展现。背诵起来更给人一种条理清晰的感觉,也没有冗杂的词汇书那么让你心烦。英语阅读我都是给自己规定15分钟必须完成一份,最开始50分钟写完一份阅读,最后正确率只有百分之十,挫败感特别强。可以听听别人的学习方法,或者看看经验,效果还是蛮好的,一些特别基础的题,还有怎么找答案都可以学。就像每个句子的中心主旨一般出现在段首,每段的段首句结合在一起,可能就是文章的中心。有方法的做题比胡乱做题好100倍,而且速度和成功率都提升很快。

四、高等数学B复习经验

高等数学和平时考研数学不一样,考研数学要考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但是高等数学b就学一科。我们考的内容少,所以深度会更深一些。数学是考研中的一个难点,我复习的比较早,从一月份开始进行第一轮复习。第一轮主要是看知识点和教材,先从书上了解高数的内容,然后看讲解资料清楚重难点是什么。这个部分很重要,先对数学有个初识的了解,明白高等数学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交叉点很少,从新的角度去对待数学,从认真的角度去看待考研。不仅要看教材,教材后面的习题例题也是考研中会涉及到的重点。因为考研老师也是普通高校的一些高数老师,他们平时教的教材就是我们考研复习的老师,是不会凭空出题的,他们会寻找重要的一些题型把它扩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才是考研数学的真正目的,第一遍做书后面的题有一些吃力,而且几乎一道积分题就要算一个小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答案入手,适当的看看答案,发现答案和我们的思路有什么差别。下次把这个过程记住把答案背下来,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第二轮复习就是验证你的学习成果,或者说是验证你的背诵成果。把你在教材上学到的东西放在你要做的练习册上,把习题册上的题分类做先做基础的和强化的,最后第三轮复习我们再做冲刺的题,给自己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复习经验

业务课的要求是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相关研究,并且把它应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考试大纲的要求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会将起实际应用到真正的习题和现实生活中。我看的书是《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除了教材,还在淘宝上买了复习资料。淘宝上面复习资料写着会有一些真题和总结笔记,重点板块分析也都包含在内。我当时觉得经济一个教材可能不能完全涵盖考试内容,所以就多准备了一些复习资料。但其实看过之后才发现所有东西都是以这本人文地理学为主,唯一有用的可能是靠学长学姐回忆起来的真题。其实看过书之后概括起来业务课,也就是有基础理论部分,考察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工农物质文明与城市景观、人类非物质文明的地理表现,还有现在人类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重点: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迁移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这些都会考在简答题里,我们只需要记住两个关键词的名词解释,把他们放在简答和大题里就可以。所以抓住关键词复习是专业课背诵的一个要点,考试也是以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和大题出现。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六、复试准备

中山大学的复试可谓是浪里淘沙,一般会叫很多人进行复试,真正上岸的往往是成绩高,复试表现优秀。另外每年也会推免很多人,我们今天采用的是远程复试,每个人先进行七分钟的自我介绍,最开始我以为我们只需要做3到5分钟,没想到时间这么长,所以这七分钟我一定要介绍自己的比赛经历和科研能力。在做介绍的时候做到底气十足,之后就是老师提问,所以不要给自己挖坑,不要说自己特别擅长什么什么,如果老师针对于这个问题继续问下去,回答出了老师不满意的答案,那淘汰的几率非常大。初试高只是你进入中山大学复试的一个机会,但是并不像其它的学校一样会保住你,高分刷人的情况在中山大学经常出现。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