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点景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分享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关于择校

考研择校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宜早不宜迟。一般来讲选择的学校最好比本科学校提升一个档次,跨越的越大风险越高,相比大家也了解过三跨有多难。不建议迷信成功的经验贴比如���双非考清北复交的这种,考试风险太大了,别人成功的经验不能复制只能借鉴。以我个人为来说,我本科是双非,在择校时我的标准是211学校即可。在众多的211学校里,根据所考专业的不同竞争力也不同,不同地域的211学校竞争力也不同,最终确定下来学校还需要将选择专业加进来加以权衡。一般来讲,好学校+非强势学科考起来会相对简单一点。

关于选专业

经管类专业考研是众所周知的很卷,我本科是经济学专业,在考研时首先定下来考专硕不考学硕,然后在经济学的专硕下面选择了相对好考的国际商务。

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专硕考研情况分析

近几年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专硕考研难度从2018年开始是逐年上升的,在前些年还接收调剂,然而在近几年报考热度逐渐上升,分数线是经管类的国家线,没有单科线,但从近些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压线录取希望不大,高分很多。

录取人数

招生简章上的总录取人数为30,其中推免占比大概1/2。

报录比

报录比算相对友好,从学院披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国际商务专业报名人数为108,统招录取人数为23,报录比大概为4.7/1。

三、关于初试复习

公共课:101政治+(204英语二、202俄语、203日语、243法语、244德语、246西班牙语,选一)

【政治复习】

政治复习不宜开始过早,一般来讲最早不能早于7月份,最晚不宜晚于9月份。前期做选择题就行了,选择题占一半的分值,不要小瞧。大题放到肖4/8出版的时候(11月左右)直接开背。

网课推荐:徐涛(推荐徐涛的课)+腿姐(腿姐冲刺班非常建议)

网课马原一定要听课,毛中特高中是文科的同学可以酌情不看,理科的同学还是建议要听一下,思修法基不需要听课,直接做题看书就行了。腿姐冲刺班有大题的大题套路,要去看!

辅导书推荐:徐涛小黄书+腿姐冲刺讲义+肖4/肖8

在这里说一下肖4/肖8的打开方式,肖8先出版,到手直接开做选择题,大题可以不背不看。肖4选择题要做,大题要背!肖老押题还是比较准的,肖4大题的答案特别多,背的时候把结构摘出来,再背里面的知识点,推荐研木易木子的背诵大纲,背起来十分迅速。政治大题答题的时候按照腿姐的套路来,再加上背过的大纲一组合就完事儿了。

考试前在答题纸上模拟着写一下大题,主要是看看怎么排版会让卷面看起来更整洁。

【英语二复习】

英语二的复习可以这样进行:单词+长难句+阅读+作文

单词是要早早开始背的,怎么背都行,重在坚持和反复。

长难句是阅读的基础,可以听听网课,学习一下怎么划分句子结构。

阅读占的分值很大,要重视起来!推荐唐迟的网课,他的方法论要掌握,然后应用到实战,具体的需要自己在练习中反复体会。

作文我是直接背的王江涛的大作文小作文,只求一个中等的分数/11月中下旬开始背默,一直到考前。

专业课: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从2022年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考试科目三从数学三调整为 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北外的国际商务专硕初试和复试都是全英文的考试,参考书是:[美]希尔著:《国际商务》第9版。这本书中英文都有,如果是跨考的同学建议先仔细看看中文的了解一下国际商务是讲什么的,然后再去看英文版的。背诵最好尽早开始,还是不建议大家直接背学长学姐整理好的笔记,最好自己做笔记再用学长学姐的来参考。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北外的专业课出题十分灵活,整本书都是重点,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在答题时除了要写上书本的理论,最好能结合实际,要有自己的观点,大题逻辑清晰,要能自圆其说。

四、关于复试准备

没有疫情的时候复试是在线下进行分为笔试+面试。【全英】

因疫情原因2021级是线上复试,面试的表现决定了一切。面试首先以自我介绍开始,接下来老师会问2到3个专业课相关的(希尔《国际商务》)问题,然后会问比如简历里/自我介绍里提到的,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面试环节要做到流畅、自信,复试前组队练习口语很重要,说出来的东西也要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五、寄语

考研注定是一条漫长又艰难的路,在这个过程中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刻,为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这三个就业方向均不错,主要还是看你未来想从事的方向在哪,想在什么样的企业工作。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主要是研究国外的一些诗歌和作品,总体来说北外的名声是所有学外语院校里特别响的,而这个专业也一直比较抢手。我本科不是学语言,念了几年书发现小语种很吃香,而且外企现在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由于自己本身能力的限制,放弃了英语笔译口译一类的项目。

有幸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回首考研这段时间的经历,有过失望也有过绝望,更有的是绝地重生后的信心,无论考研里面经历过什么,坚持到最后的人永远都是胜利。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我的一些肺腑之言能够给大家一些鼓励。

一、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就抱住肖秀荣套餐就好,政治有很多老师但是政治作为一个不是那么重要的课程,不需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肖秀荣自己有一个书,还有一本练习册,外加上他每年考试之前都会有冲刺和押题卷,这些已经足够让你的政治达到65分以上的水平,前提是你好好复习。

坑:学政治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千万不要每天听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但是不动笔也不思考完全就是听老师的网课。这种没有记录的学习方式是最不提倡的,婴儿不太建议大家去报所谓的考研辅导班学政治,他们的老师都是从肖秀荣或者徐涛那里取的经。要把钱花在应该花的科目或地方。时间:控制每天学两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不论是刚开始还是最后一定要保证每天都学,千万不要中途停歇。

二、二外日语

二外选择的是日语,因为我最喜欢看日漫,所以小的时候有一点散装日语基础。这部分其实对我帮助挺大的,我的日语书是标准日本语初级中级四本书、真题、语法蓝宝书。这些都一定要认真看全了,一定要把上面的例题和例句都背好。日学语言套路都是一样的,学英语和学日语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英语越学越简单,日语越学越难。日语基础一定要打好,因为这个学校比较看重的是你的基础和词汇。

三、611基础英语

北外的611一般来说题型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个主要是考你的英语基础。有三大部分:改错、阅读(三篇阅读理解,一篇true orfalse,一篇gap filling)、翻译(英译汉、汉译英)。这部分的复习,我推荐华研外语的,他们有专门的阅读英语和写作,是给专八人看的。这些书的难度已经足够了,如果想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可以看看《英汉翻译教程》《英译汉教程》《英汉对比研究》这几本我都是挺推荐的,不过再多的英语书都比不上你强大的词汇量,专八的词汇一定要背熟。翻译也要多练,最好有记笔记本和便利贴的习惯。

四、811英语能力

我当时主要是写两个作文,但是听说好像已经改革了。这部分主要考察的是你的总结能力和写作,就是你在看完一个文章之后,怎么用自己的话用英语写出来。就好像是一个评论和总结,一般的写作模型都是Introduction、explanation、Summary。就是这个地方是老师了解你最好的部分,通过你的英文展示了解你的思想和你的品质,也可以通过你对英语结构和从句结构的设计看出来你的基础到底怎么样。这种主观的题最致命。没有什么官方的参考书,《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的都比较推荐,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真题。考试之前多模拟模拟自己这方面的写作能力。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五、复试准备

复试准备的书《英国概况》,主要是有个大体了解对书里面的内容都总结一下,把整个书变薄,因为复试的时间没有专业课准备时间那么长。又需要学生能有压缩知识的能力,最好把英国当时发生的一些重要的新闻事件也记下来,老师很有可能会问你。我记不太清了,但是当时在面试的时候,老师主要问了我一下,本科学的专业不同为什么跨考,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和一个新闻事件及对这件事的评价,我感觉总体来说老师更喜欢那种有自己思维能力的人。

其实每年的分数线都在上涨,尤其是现在考研已经是大趋势。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比较强的人和本科毕业的去抢研究生的名额,对于这种比较依靠能力的专业,奉劝大家还是越早考越好。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博成功经验分享

我是今年顺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博士研究生。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考博经验。

一、关于考博选择导师和材料准备

关于考博选择学校和专业其实与考研有很大的区别。考研我们的选择大部分是考虑专业因素与学校因素,例如专业的就业如何,学校是否是双一流等等。但是在考博阶段,专业的考虑性会降低,攻读博士研究生是针对于某一领域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大部分会继续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领域,因此在报考博士研究生时转换专业非明智之举。在报考博士研究生前,我们一般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导师和学校。导师是报考博士研究生较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如果能够跟随你研究领域的“大牛”进行研究学习,也就意味着你半只脚已经迈入了研究领域的核心“学术圈”,能够了解到更多领域前沿的内容,也能得到更多专业上的指导。基于此,择校也就很简单,选择你心仪导师所在的学校。所以,在我包括博士研究生期间,我的目标就是考上我硕士研究生期间“敬仰”的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而关于如何找到你喜欢的导师,建议多阅读你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找到你感兴趣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找到你欣赏的作者,多关注他。

在报考博士研究生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材料的准备。这个内容主要针对的是“申请-考核”制的学校。在申请的材料中,“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需要好好准备,研究的内容需要与报考导师的研究领域相关,要体现基本的学术素养。其次,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学习经历证明也需要附上。“申请-考核”的材料是筛选博士研究生候选人的第一步,材料准备不完整、不合规或者不具有竞争性都将成为第一步初审的绊脚石。

二、关于复习和考试

关于考博复习,因为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所以我可以分享一些我在职备考的经验。首先,一定要坚持每天关注你包括领域的前沿研究,例如核心期刊、知名学者的讲座。这些都将为你后期博士面试打下重要的知识积累。其次,将工作和学习进行分离。在我备考时,工作时间是工作时间,学习时间是学习时间,这样在环境影响和心理暗示下,你的工作和复兴都会更加有效率。因此建议将每天的时间进行两大块区分即可,不建议通过较为细化的“时间轴”来学习,这样会给你很强的心理压迫。再次,关于复习的内容。因为我继续硕士期间的研究领域,因此我的学科基础没有改变,为了加深和巩固,我再次回顾了我考研时候的专业书以及学科的经典教科书。而外语部分则是我备考时的重点准备。北外考博的外语非常难,不论是英语还是其他语种都很难。因此,我备考北外英语直接参考英语专业八级进行复习。

在博士入学考试方面,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两部分:专业课和外语。外语的考试在前,北外考博英语题量大、难度高,三个小时的时间需要争分夺秒进行答题。题型分布包含选择题、阅读题、单词填空、翻译以及作文等,建议备考其中多练习一下答题速度。而在专业课部分,题量非常少,主要包含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都考察的是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的知识,因此掌握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而在论述题部分,则是一篇论文的问题,重点考察的是能否运用相关理论视角去看待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性问题,而这也就是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基础能力。

三、关于面试与技巧

在面试部分,我在前期准备时主要关注的是包括导师的情况,也就是你需要了解你包括的导师近几年的在研究哪些课题、发布了哪些研究成果、参加了哪些社会实践,并就着这些内容进行适度的扩展。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了解可能成为你面试小组成员的那些老师们的相关研究的内容。他们大部分是来自包括导师所在学院,因此考前上学院官网搜一搜,了解一下,因为很有可能这些老师会从他们研究的内容来对你进行提问。最后,因为是北外,所以在准备面试的内容,都要准备中英双语的,特别是一些专业词汇,以防万一老师直接以英文对你进行面试。

在我正式面试时,主要询问的问题是依据我的硕士学习经历、研究成果展开的,例如让我说一下硕士论文的研究经历和写作经历。此外,面试的另一部分问题则来源于报考博士研究生时准备的“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书”的主要内容,例如后期如何开展研究。面试时,尽量保持微笑,回答问题一方面要突出研究问题的知识性,同时也要表达你对问题的思考和想法,这些都是攻读博士研究生时老师们看中的素养。大家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考博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四、最后总结

考博的过程,就是坚定自己研究领域的过程。它需要你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是你未来研究的奠基石;它也需要你过硬的外语水平,这是你未来接触研究前沿的基本条件;它更需要你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是你迈入学术生涯的钥匙。所以,在备考时,多多奠定基础,关注领域前沿,熟练外语水平,练习逻辑思考的方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考研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简单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本科双非英语专业,专四优秀。

一、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概况:

北外英语语言文学一共有三个大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和国别研究。国别研究又下分五个方向,分别是:英国研究、美国研究、澳大利亚研究、加拿大研究和爱尔兰研究。加拿大研究和爱尔兰研究是隔年招生,22年是加拿大研究招生。

一志愿报考语言学or文学方向,折算总分无法录取,若国别研究还有名额,可根据折算总分排名院内择优调剂,但一志愿为国别研究无法院内调剂。

英语语言文学初试不分方向,复试才分。也就是说初试不考具体方向的专业课,只考英语水平。初试复试占比均为50%。

2020年44人进入复试,全部录取。(因为20年情况特殊并且题目难度大)2021年北外初试相对简单,给分也不是特别严格,复试线是385,有66人进入复试,45人录取,录取比例大约为68%。今年北外恢复了以往的打分习惯,且今年国家线上涨,进入复试的仅有47人,其中41人被录取,录取比例相当高。

二、初试经验:

1. 政治:

用到的书: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一千题、肖四、肖八、腿姐技巧班讲义、冲刺班讲义(主要是时政部分)和腿姐《冲刺背诵手册》

我正式开始学政治大概是7月底8月初的样子,看徐涛的网课搭配他的《核心考案》使用。大概流程就是听课然后做肖大大的一千题,第一遍没有直接把题目答案写在书上,拿了一个笔记本写答案,然后错了就看答案解析并在相应题目旁边写错误原因。

一直到快9月底我才看完徐涛的强化班,大概10月上中旬我把一千题的选择题完整做完了一遍,做完第一遍我就开始听腿姐的技巧班,一边听技巧班一边二刷了一千题,我听完技巧班已经差不多快11月底了,肖八也出了就一边复习一边做了。11月初的时候腿姐会开每日带背,带大家背她的《冲刺背诵手册》里面的重要会议、人物著作、马原的哲学原理等等,大家一定要跟上。除此之外背诵手册前面的内容也要多翻一翻,对做选择题帮助很大。

再后来就差不多12月份了,就开始做各种模拟卷,我只做了腿四和肖八肖四。大题是背的肖四,跟着b站up主带背背下来的。考前最后一天晚上我把肖四的大题和马原的原理完整顺了一遍就去考试了。

其实政治真的就是按部就班跟着老师走,后期的时候你选定了一个老师就跟定,不要三心二意,尤其是带背开始之后。《冲刺背诵手册》一定多看几遍!

2. 二外(法语):

二外可选日德法西俄,我选的是法语。

题型:(数量x分值)单选35x1、完型15x1、阅读10x2、汉译法5x3、法译汉1x15

用到的书:孙辉《简明法语教程》、北外历年真题、《法语专四核心词汇》、《大学法语考研必备》

我是英语专业,暑假前大三一年几乎学完了基本的知识点,每次考试成绩也还不错,我暑假就没有怎么管二外,只把《简法》前8课过了一遍。建议大家不要这样,暑假至少应该把《简明法语教程》第一本完全掌握。

9月开学我就开始抓紧二外了,用的就是《简明法语教程》。我一边学新课一边复习之前没做完的。大概每天能过1-2课,我大概国庆节结束的时候就把简法两本书过完了一遍(只用学前42课就可以了)。9月放完中秋节我才开始背法语单词,《法语专四核心词汇》单词书里面有配套的app,在手机上背我效率会高很多,法语单词我一直背到了考前一天,大概整体背了5遍的样子。

10月中下旬和11月我一直在做《大学法语考研必备》,我记得单选就有好几百道,我那时候是每天40道,然后改错,其实看着做得不多,但是因为才复习完一轮,错误率真的很高,每天都经历一遍从崩溃到释然的过程。刷完选择题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有时候一两天一套,有时候一周也才做2套,后期就是反复刷考研必备那本书上的选择题和真题的选择题,毕竟这一部分的选择题就有35分,想要稳上80真的最好要控制在错5个以内。完型我个人认为就是前面语法单选的变型,完型里面的单词不难,主要还是考常见单词的搭配用法和语法之类的,所以把语法和常见单词搭配学好真的很重要,毕竟前面50分绝大多数都是在考这些。阅读就是真的只能多背单词多做题了。翻译一定要去做《简法》的课后题,风格非常相似,做历年真题的时候还发现了书里的原题。

到了后期我就是不停复习选择题,尤其是错题。我个人很喜欢总结,每学完一篇课文我就会整理一课的笔记到笔记本上当复习,考试前我都会自己把重要知识点打在电脑里,可以加深印象而且也能检验自己到底真的理解没有。后期选择题错题一些有规律的搭配或者老是做错的题我也会总结在书封面空白的地方,课间的时候我拿出来背一背记一记。我个人法语开始得很晚,一是因为之前法语基础打得不错,二是因为大四上期学校也还有法语课,每周4小时,可以帮我复习和查漏补缺,建议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暑假还是多花点时间在法语上。

611和811

611 题型分值

改错10x3,阅读(选择题2篇,每篇5个选择,总共10x2,首字母填词10x2, 三道简答2x5+1x10, 翻译60 (汉英、英汉各30)

811 题型分值

Gap filling无选项填空 20x2, 诗歌鉴赏40分 150词左右,作文70分写2个然段500词

用到的书:冲击波专八改错、华研专八阅读、华研专八单词、历年真题、张剑老师的《英美诗歌选读》、专八写作范文、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等

其实611和811我觉得我主要是大三一年都在准备,由于本身是英语专业,大三一年我们有阅读课和写作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就主要介绍一下学习方法吧。精读课的学习方法就是精读文章,每一篇文章平均要学2周左右,每周4小时课,学习的时候不放过任何一个生词,会把生词的英文释义记录在单词本上背,老师还会听写。对于长难句,老师会讲解并且让我们paraphrase,有的句子也还要翻译。大三一年下来我自己明显感觉无论是词汇量还是阅读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至于写作,我们的写作课到大三开始教学术写作,写议论文,非常重视每篇议论文的thesis statement和logic,建议自己练大作文的时候也要对自己严格一点。可以从列提纲开始,但是要保证自己手不能生,每周最好还是能写一篇。

从九月开始我就开始做专八改错,每天1-2篇,然后订正积累。阅读我是直接做的真题,但是规划得比较随性。有时候每天一篇到两篇阅读,有时候一周也才做3-4篇。因为真题的量并不大,一年的真题里最多也才5篇阅读。我是选择性精读的,有些文章很简单,如果我能快准狠选出正确答案并且读着也很顺利我就不会精读了,只会查一下个别生词的用法和积累碰到的好词好句。如果这篇文章错得比较多,我就会去精读,搞清楚为什么错,直到我能说服自己为止。真题和专八阅读我是岔着做的,因为真题的量不大。专八的单词我是从暑假开始就每天背,手机上背了睡觉之前拿着华研的单词书翻一翻,到考前手机上的专八单词我背了12遍。至于翻译主要就是上面提到的书里面的练习,对比着做,还有就是北外真题里面的翻译题。

关于811,gap filling练习是研友分享给我的资料,我们会互相讨论题目,大概从9月开始一周一篇练习吧。至于诗歌的话,我是学文学的,本科上过英美诗歌课,所以很多诗歌其实我都读过了也都知道大意是什么,查漏补缺的话就是用的张剑老师的那本蓝色的《英美诗歌选读》。最后考试的时候考的那首诗虽然我没读过,但我学文学史的时候了解过这个诗人,知道他的诗主题大概都是什么,建议还在备考的同学即使不学文学,文学史课也好好听一听。

其实真正算下来,我全心全意备考北外初试的时间只有差不多5个月。中途中秋节和国庆节还给自己放了几天假。但是因为我大学基础打得比较牢,所以备考期间更多是收获和喜悦。希望大家还是早点开始,多练多总结。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复试:

参考书: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星火《英语专业考研英美文学》、环球时代《英美文学考点测评》、各类英国/美国文学选读教材

北外给的参考书:Raman Seldon《当代文学理论导读》、金莉、张剑《文学原理教程》、《西方文论关键词》

我是选的文学方向,大概三月初开始着手复习。但是因为我一直很喜欢文学,学校里文学方向的课我全都上过,比如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英美诗歌选读、英美小说选读、文学理论还有文学批评甚至戏剧选读我都上过一点,基础也算是比较牢吧。复习主要是复习英美文学史、文学原理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我上文学史课的时候做了很多笔记,复习起来真的很快。如果之前没有做笔记的话,建议去看星火那本书,早一点把各个文学时期的脉络理清,这样复习起来会比较快。文学原理我就是看的参考书里列的那本金莉老师和张剑老师编写的《文学原理教程》,看起来也很快,因为主要就是诗歌和小说两个部分。文学理论一般要求不高,毕竟研一还要学,不过懂得比较多比较深入的话肯定是加分项了。复试内容因为签了保密协议,所以无法透露。复试其实总的来说就是考察口语和文学功底,这两样真的最好从一开始就要放在心上,因为都需要长时间积累和训练。


北京外国语大学传播学学硕考研上岸经验分享

一、院校专业及考试录取情况

北外的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统考招收的学硕有两个专业,分别是新闻学(下设国际新闻方向)和传播学(下设国际传播方向),两个专业的初试专业课试题完全相同,分别为741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和941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自2020年初试科目题型改革后,学硕两个专业的试题逐渐形成了变中有常的风格特色和趋势。

师资队伍中,除了孙有中、袁军、姜飞、章晓英、谢立庆、何明星、郑保国、高金萍等资深学术大牛外,近年来不断有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教师,如刘滢、刘沫潇、盛阳、范明等加入。

新闻学专业2020年-2022年三年的复试分数线分别为392分、371分、390分;录取人数分别为11人、8人、12人,报录比官方不公开,复试录取率为64.7%、66.7%、70.6%,录取率还是比较友好的。

传播学专业2020年-2022年三年的复试分数线分别为390分、392分、381分;录取人数分别为11人、6人、11人,报录比官方不公开,复试录取率为61.1%、75%、73.3%,录取率逐年增长。

总体来说北外的新传(包括学硕和专硕)近年来有扩招趋势,少数几次调剂都是在校内或院内进行的,非常保护一志愿。

考试难度比较中等,特色在于对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学硕的其中一门专业课要求全英文答题(题型涉及双语新闻编译、评论写作、报道策划等),不过最近一次初试出现了60分的中文题,这点需注意。

二、公共课备考经验

(一)政治

每年的政治考试题目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跟着当年的“时事热点”和“重大历史周年纪念”设计的,所以前期(7月前)建议不要盲目背诵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重要的应该是梳理和熟悉事件历史脉络以及一些重要概念、政策的演进细节。一定要自己梳理笔记,听课和看书并不能够调动注意力和思维活力,而且自己动笔整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深印象的过程,非常值得重视。

中期(8-10月)是集中刷题和巩固的阶段,肖秀荣1000题以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非小众政治题库都可以刷起来了,但注意的是,不要盲目刷题,而是应该将错题单拎出来反复回顾,有针对性地复习。

后期(11-12月)押题卷陆续发货,肖八建议选择题在刷至少两遍的基础上,将题目所涉及到的时事热点和历史纪念节点作为重要的押题方向,针对这些内容整理笔记。笔记可以直接写在押题卷的答案解析里,也可以手动抄写或截图整理到iPad上,总之,一定要非常仔细地抠选择题的考点。根据这些考点,在《精讲精练》中找到对应的章节,做好标记,多读多背。肖八的分析题由于内容过多,所以只建议时间非常充足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去背诵,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肖八的分析题重点关注的仍然是考点(从参考答案中寻找相关知识点)。

时政的部分完全依赖于肖老师、徐涛老师等每年汇总更新的内容,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小册子上的文件原文,并在完成练习题后回到原文,将背景信息补全,这样也方便记忆。

拿到肖四以后,应该迅速将选择题刷完,并且反复背诵记忆,次数不限,复习到记住为止。分析题则应该高度重视,尤其是肖四中与肖八部分重合的考题。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分析题的参考答案往往设计得比较方便背诵,大家可以自己给信息做一下可视化,或者进行简单的标注,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背诵。同时也应该注意,背诵的内容切不可一股脑全文死记硬背,而是应该根据考点将答案拆分,有时候,肖四里很多道分析题的答案内容,适用于考场上一道题目的答题。这里推荐参考B站up主@空卡空卡空空卡的带背视频,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

(二)英语一

英语一的复习其实主要可以拆分为几个板块:词汇、语法(解决的是长难句的阅读理解问题)、翻译和写作。我本科学的是英语专业,而且英语基础也比较好,所以在英语一的复习上其实没有花多少时间,但是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高度重视真题!千万别想着把真题留到最后一两个月用来模拟考。

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下,如果真题的价值仅仅在于全新的题目的模拟作用的话,那么二战、三战的同学他们岂不是由于早就刷过好几遍真题了就没办法利用真题去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了呢?并不是。

考研英语的特点就在与它的题型和设问风格,做真题以及分析真题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每个人做真题的感受以及做完题目以后发现的知识点漏洞、思维习惯的偏差情况等等都是非常个性化的,所以如果大家只打算听市面上主流的英语课的话,那么一定不要忽略自己去进行错题分析的步骤,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三、专业课初试备考经验

参考书目

1、黎信著:《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年。

2. 刘其中著:《汉英新闻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陈力丹著:《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4. 李彬著:《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 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第六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7. 彭兰著:《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8. 彭兰著:《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一)741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

741主要考查的是英语新闻编译、评论和策划,大部分情况下要求全英文作答。所以,对自己英语水平不太有把握的同学,如果选择了考北外,一定要在前期好好补补英语。

不过,大家也不要过度担心这一门考试涉及到的英语难度,毕竟英语新闻,不管是消息、评论还是特写,它们作为新闻文体,一定不会,也不应该像文学作品(例如英美文学)那样绕来绕去、艰涩难懂的,所以对大家写作的要求也不会太高,这点大家请放轻松,只要能够应对公共课英语一,741这门只要另外再掌握编译等实务的写法就可以了。

前期(7月前)应该把《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和《汉英新闻编译》这两本书阅读完毕,然后将书中的知识点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同时大量阅读英语新闻,可以去China Daily和Xinhua News上搜索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直接在网站首页的热点中选择材料阅读,阅读英语新闻的目的是看看优秀的作品是怎么写的,有什么是可以借鉴的,并且把这些东西记录到笔记中,经常背诵记忆。

中期(8-10月)这段时间需要大量动笔练习中英编译、英英编译以及英文评论等实务题型。练笔的材料可以去China Daily和Xinhua News以及新华社、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等中文媒体的网页或客户端寻找中英语对应的稿件,用来模拟编译并且对照媒体稿件检查、纠正自己的问题,并且把它们中的好用的、高级的表达和词汇、句式等等的内容摘录到自己的笔记中,背诵记忆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后期(11-12月)基本上能够保持每天或每两天一次练笔的节奏了,因为经过了中期的集中学习,后期要做的就是抓住热点新闻,继续拓展新鲜词汇、表达等,同时在有规律的实务练笔中保持手感。考前建议大家再仔细看看自己之前练笔的材料,争取把之前踩过的坑犯过的错在考场上避免掉。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二)941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北外的理论考得比较基础,所以本科是新传的同学其实没有大问题,回顾一下本科学过的知识(补充一下国际传播的知识),关注一下今年的热点,就基本可以参加考试了。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其实也不难,大家把参考书一一读完并且梳理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框架,然后把理论分版块专题,并根据不同的题型整理形成背诵笔记,考前熟记这些知识并且多动笔练题即可。

941在2020年以前是有名词解释的,但是近几年的题型只有简答题和论述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同学们可以完全忽略对名词解释的复习,毕竟北外的题型和考试范围每年的变化虽说不大,但也还是有的。

前期(7月前)这一阶段需要同学们夯实基础,《世界新闻传播史》和《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可以任意选择一般来读,而且考虑到北外对新传史的考查并不多,所以时间有限的(比如在职考研)同学可以只看第二本不那么厚的书。《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和《网络传播概论》是重中之重,所以一定要在前期至少将教材通读一遍,了解各个章节是怎么设置的,理论框架是怎么样的。

中期(8-10月)这段时间需要精读这几本参考书,并且这一阶段不能够只停留在泛泛了解的状态了,而是要摸清楚不同书本之间的知识点有什么联系等等问题,并且开始练习写简答题和论述题,同时关注北外导师们近几年的学术论文,尤其注意今年新见刊的论文,很有可能成为命题方向。

后期(11-12月)这一阶段主要就是复习巩固,查漏补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考前进行至少一次模拟考,对于考场上如何把控时间,如何分配各题型的字数和篇幅非常有帮助。大家可以网上下载专业课答题纸,打印下来,或者直接去某宝购买,用答题纸进行模拟考。

四、复试经验

复试全程20 min:一个英语自我介绍 + 抽两道专业问题(一英一中)+ 自由问答(中、英都有,少则1-2道题,多则3-5道题 —— 主要看你自己每道题回答的时长,因为复试总时长是固定2 0min)

北外的录取分数构成是:初试50% + 复试50%,其中学硕的复试要求一定比例的英语口语答题,所以初试结束后距离复试还留有大概3个月的时间里,一定要开口锻炼口语啦。

同样的,也希望大家不要焦虑,初试都过来了,复试的英语就是开口说而已了,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好用的口语app,选定一个或多个,三个月的时间完全让自己的口语提升一个档次了。只要你能从容、完整地把你想要回答的内容用英文表述出来,哪怕语音语调不是特别正宗,说话的过程中有磕巴,但只要小瑕疵不多的话,都不是大问题。

我自己当时就是,英语的“听说读写”我就只擅长“读写”,所以考完以后只放松了几天就立刻回到学习状态开始备战复试了,其实临上考场前还是会非常紧张,但是开考以后,之前静不下来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了,那个时候只想着怎么把我能回答的东西展现给老师就好了,语速放慢,面带微笑,其实2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老师们都很温柔,而且疫情期间都戴着口罩,反正也看不到他们的表情,放心大胆发挥就好了。

最后,希望大家备考的一年里坚定自己的理想,遇到困难不要灰心,保持良好心态,对于社交媒体上一些比较负面的信息(例如2023考研又将是史上最难等等的信息),一定要辩证看待问题,加油。

 

【经验贴为新祥旭考研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口译考研上岸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专业

选择北外高翻一方面是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北外高翻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很高,为我以后做专职口译员打下基础。但同时,风险和难度是很大的,北外MTI的报录比保守估计为1:10,而高翻复试的竞争压力又会比英院的大,但北外官方是不给出初试排名和报录比的。北外MTI难度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基英每年都在变题型,所以考察的是平时功底和应变能力;还有就是北外对于翻译译文是异常严苛的,如果犯低级错误达2个,那这篇译文很可能就打不及格,无论你其他句子翻的多出彩。

二、初试复习经验

【政治】

开始备考是在8月底9月初的样子,刷完了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课程,然后开始回归《核心考案》我把每章的重点整理出来了一份笔记,这样一来每次回顾知识点的时候,就不用看书上大段大段的文字叙述了,可以大大提高之后的学习效率。

10月和11月:主要是刷题。刷了《优题库》、《1000题》,之后把错题进行复习,大家一定要重视阶段性复习。之后,我开始了二刷选择题。复习了错题之后,二刷选择题的错误率真的很低,还错的题我会重点去记!刷《肖八》选择的时候就得心应手啦,肖八大题有时间可以看看,不看也行,因为还有肖四。

12月:刷《肖四》!!一定要好好刷,能刷几遍刷几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论述题。考场上很有可能就是原题!!12月份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背大题!我用的是徐涛老师的“小黄书”,此外大家可以跟一下徐涛老师公众号里的“50天背诵计划”。把肖四大题背熟,再背三四遍“小黄书”,大家就可以信心满满地去考试啦。

【翻译硕士英语】

这门的题型近两年一直在大变,我们是到考场上才知道改题型了!(23年很有可能还是会改题型)

第一题是阅读理解,是关于经济的,文章和题目都不难,但是每题分值很大。建议大家在备考期间也一定要坚持看外刊,例如《经济学人》、China Daily等等,培养阅读速度和思维。

第二题是文章中划线句子翻译,一般是非正式性文本,考查长难句翻译。做长难句时建议大家先划分层次,划分成类似于简单句的小短句,单独翻译,然后连接在一起。任何类型的翻译要想做好没有其他的办法,就是多练!在双语外刊中看到长难句,一定要自己动手翻一下,然后再去对比译文找差距。

第三题是中式英语之鉴改错,无论题型怎样变,中式英语一直是北外的考查重点,推荐用书就是《中式英语之鉴》!一定要反复看,每章都很重要,例句一定要自己做+反复熟悉。如果大家时间比较紧的话,可以去买笔记版。

第四题是英文作文,字数大概是200字左右吧。其实作文部分很好得分,因为字数不算多,所以不用论证的特别特别详实,但一定要结构清晰且给出论点。结构就是--开头介绍+主体段+结尾总结,主体段建议给出2—3个论点,第一句话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论点,再辅以两三句话论述。千万不要一直在说废话,要给出有效信息!

最后就是英文编译,会给出3—4小段中文,编写成150字左右的英文。这一项是在考查信息提取和总结能力,以前没有考过,是今年新加的题型。大家在读每一段时,划出主旨句或关键词,举例或者论证部分建议总结成一句话。

【英语翻译基础】

这一科比我预估的分数低了一些,以为能120左右的。相信大家看过北外近几年真题的,都会很为文化类翻译头疼。但是今年北外一反常态,考了很常规的文本,我记得是关于“双十一购物”的,这就警告我们做翻译练习时不要太单一!关于文化类翻译:其实北外考查的就是看你在一堆不会翻译的词语的干扰下,还能不能有逻辑地搭建句子。其实哪些很偏的词,你不会大家可能都不会,所以这些词没翻译对并不是扣分点,但是一定不能空着!把自己的理解之后的词语写上去,千万别空着!当然了,该积累的文化类词汇还是要积累的,例如很常见的“天人合一”“仁”等等,这些词语翻不出来那可就是扣分点啦。参考用书就是《中国文化读本》,但我没有全看,只看了重点章节,然后边读边积累词汇。在练习翻译时还用到了庄绎传老师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词条部分用的是翻译硕士黄皮书《英汉词条互译词典》,我来回来去大概背了四遍。然后推荐大家好好利用“英语点津”这个网站,上面会有每月热词之类的,真的很好用!除此之外,大家可以跟着“蜜题翻硕MTI”这个公众号每天打卡,跟随练习。还有就是,大家一定一定要把十年真题当中的词条背熟,真的会重复考!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我感觉这一科今年都普遍偏低,因为词条解释考的太偏了。一般来说,每年都会考红楼梦啊、诺奖等相关词条,但是今年一个也没考。但这不代表它们就不重要了。

黄皮书上的词条也需要背,但是针对性不强,有的章节并不是北外的考查重点。所以建议大家去分析真题,把真题里的每一个词条扩充出去,比如出现了“晴雯”,那你就需要去查一下《红楼梦》其他人物。并且百科词条也会重复考,所以大家还是一定要把真题背熟。

应用文写作大家可以看黄皮书上的真题,里面覆盖的挺全的,我还用到了夏晓鸣老师的《应用文写作》,这两本书互补着看就完全没有问题,考前一定要自己动手把每个类型都写两篇练练手。总体来说,小作文的分还是很好拿的!

大作文的写作思路跟高考作文差不多,就是议论文写作。大家可以去买一些素材书(某宝上一搜就有),积累素材很重要,因为素材可以让你的论点充实有力。还有建议大家不要再用那些充斥在每个人高中作文里的名人了,因为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学四年就没有了解到一些新的名人一样。建议大家各找8、9个中外名人,背一下他们的生平事迹。不要找哪些太偏的人,必须百度好久才能找到的人就没有必要啦。去找那些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被“提烂”了的名人。我买的素材书是《考点帮作文超级素材》《作文素材》,大家可以参考着买。

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尽量做到首尾呼应;假如写了三个论点的话,尽量体现出彼此的关系,比如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单纯并列其实也可以;还有就是尽量选用相似的句式,这样老师会一目了然,印象会很好。

三、复试准备经验

今年北外MTI分数线一下子涨了20分,涨到了375。进复试人数为51人,实际录取34人,比例为1:1.5.

复试内容为中英即兴演讲各一分半、无笔记交传、问答三个部分。考的话题面广,包括政治、科技、社会类类话题都会涉及,大家备考的时候要多关注时事热点。问答中大概一半的问题都会根据演讲来问,剩下一半问题是关于个人的,比如“为什么选择本专业”,建议大家提前准备相关问题,想好答案。无笔记交传大家可以找个同伴,互相给对方念,时长大概在1分钟左右。练口译比较推荐的公众号就是“英文巴士”“CI会议口译”等,上面有很好的口译资源。

最后我想说,学习方法和用书都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备考期间,信息交流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多和同伴沟通,有问题及时问学长学姐,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大家各自加油,我们北外见!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新祥旭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辅导班如何选择?

在知乎上面经常刷到很多例如考研一对一辅导靠谱吗?有性价比高的辅导班推荐吗?考研有必要报班吗?报班真的有用吗?等等很多这种的问题。不少的考研党以及家长都会比较纠结要不要报班和如何选择辅导班的问题,甚至因此影响到了学习的进度。这毫无疑问是非常不值得的。

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层出不穷,大体上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视频课

基本名师的数学、英语、政治都是这种,名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一般都是做成视频的形式来给大家看。优点在于价格一般不会太贵,复习的自主性比较强,也比较方便。缺点在于缺乏互动,遇到了不懂的问题也只能自己解决,名师也不可能在视频里面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到。

2.线上直播授课

线上的直播授课又分为一对一授课以及一对多的班课,一对一的授课优势在于针对性强,可以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加强,最大程度补足学生的短板,并且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优势;缺点就在于价格普遍都不低。一对多的班课优势在于价格方面虽然有贵的但也有很便宜的,老师也可以回答一些问题,效果也还可以;缺点在于一个老师带着多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基础以及复习进度都不尽相同,老师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针对授课,只能按照一个授课计划来逐步推进,学的快的学生觉得讲的进度慢了,学的慢的学生又会觉得讲的太快了,提升的效果是比较有限的。

3.线下授课

线下的授课也分为一对一授课以及一对多的班课,与线上直播授课比起来呢,优势在于普遍离学校比较近,真实性强,而缺点在于价格方面普遍都比线上要贵一些,而且受到现在疫情的影响,线下授课还是有点危险的,尤其是线下的班课。相对来说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说一下关于有没有必要报辅导班的问题,现在的情况就是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985,211院校,内卷的情况十分严重,所以报一个辅导班还是比较有必要的,你没有报辅导班,而你的竞争对手报了,那么他就比你有优势。而考研的竞争又是十分激烈的,每一点优势都显得弥足珍贵,都有可能决定最后的结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外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一所211院校,竞争无疑是比较激烈的,所以还是比较有报班的必要的。

新祥旭考研辅导机构早在2005年就在北京成立,专注于考研一对一辅导,距今已有十数年的考研辅导经验。丰富的辅导经验使我们非常了解考生学习的难点与痛点,并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同时经过十数年的积累,新祥旭已经建立了十分庞大的师资库,对于全国各大高校各个专业几乎达到了全覆盖;并且对老师不满意还可以进行免费的更换老师。在报班之后我们还会专门再安排一名教务老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学习,提醒学生各个关键的时间点,例如考研报名、确认,打印准考证等。保障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

选择新祥旭,考研得第一!